《專訪》李鎮宇:外資明年回補至少3000億 臺股上看15800
臺股「萬四」高點震盪整理,外資近期卻出現賣超擴大,同時臺幣匯價盤中持續向28元整數大關迫近。臺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分析,今年以來外資仍然賣超臺股逾6000億元,以往年經驗,外資大賣超後的隔年,至少會回補一半的資金,也就是約3000億元,而外資買超1億元,對臺股指數推升約0.3~0.4點,換言之,單就外資明年資金回補對臺股的推升約有900~1200點的助力,據此推估,臺股明年高點上看15800點,上半年見高點的機率較高。
至於新臺幣匯價今年大幅走升,李鎮宇認爲,當景氣復甦時,接單呈現供不應求,匯損的議題就不是重點,目前看來,今年的WFH題材至明年都還會持續,終端需求仍相當強勁。
李鎮宇也關心疫苗的議題,他認爲疫苗將從研發階段進入上市階段,明年將成爲戰略物資。在歐美方面,2020/11月輝瑞三期臨牀實驗追蹤滿2個月,Moderna三期臨牀實驗追蹤滿2個月;2020/12月阿斯利康三期臨牀實驗追蹤滿2個月;2021/1月嬌生三期臨牀實驗追蹤滿2個月。美國疾管局官員預計2021/4月開始全面接種,6月完成普遍接種。至於中國,康希諾生物在6/29日獲軍方批准使用,最快年底取得三期臨牀數據;國藥控股6/30日獲軍方批准使用,已數十萬人接種,預計年底上市;科興生物8/31日獲軍方批准,若三期順利,將向美FDA申請授權。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計今年底中國疫苗年產能達到6.1億劑,明年將擴大至10億以上以滿足全球的需求。
李鎮宇重申,由於疫苗上市見曙光,今年受疫情衝擊較深的價值型股票優勢浮現。臺灣的價值型股自2011年以來就呈現被低估的情勢,今年因新冠疫情,更壓抑價值型的股票,而成長型股票目前看來已經有明顯估值偏高。明年的臺股可流資資金由成長轉進價值型,大型股轉入小型股趨勢。
明年在電子股投資方向,李鎮宇提出「兩新一舊」觀點:半導體持續發酵,再加入5G手機與低軌道衛星發展等題材。
一、Apple Silicon成型臺灣半導體持續發威:Apple將擺脫Intel架構,轉換至ARM,以拉動Macbook市佔率;新的M1晶片,跑分數據優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的Intel晶片;先進封裝爲M1效能關鍵及臺積電核心競爭力;Intel最終恐被迫向臺積電釋單。
二、5G手機拉動半導體成熟製程需求:iPhone 12手機初期預購量爲前一年同期的2-3倍,然而手機仍存在缺貨現象,預計iPhone拉貨旺季將從4Q20延續至1Q21;5G手機電源管理IC是4G手機的兩倍,拉動半導體成熟製程的需求;聯發科(2454)購買機臺租賃給力積電(6770),確保產能無虞。
三、臺灣的太空實力,Starlink供應鏈:預估Starlink將於4Q25底發射超過12,341顆衛星,Starlink於2025年將提供服務於4536萬人使用,2022-2027 CAGR爲54.8%。星鏈計劃(Starlink)被市場視爲提前掌握6G發展的關鍵,引爆全球龐大商機。臺股盤面「星鏈概念股」主要包括零組件相關、網通相關、組裝與其他等三大類族羣及相關個股。如:臺光電(2383)、穩懋(3105)、聯德控股-KY(4912)、系統電(5309)、臺揚(2314)、升達科(3491)、啓碁(6285)、金寶(2312)、升貿(3305)、同欣電(627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