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ESG投資新趨勢

首先是ESG相關資訊揭露的透明與標準化。投資者日益重視企業的永續相關作爲,對其數據是否透明、是否可比,要求愈來愈高。

目前廣爲市場接受的評價和報告標準,如GRI、SASB和TCFD等,漸漸開始求同存異,彼此互相參照。IFRS S1、S2更是順應這樣的潮流而誕生,目標從財務面,提高企業永續相關報導的可比性。

除了國際倡議,各國的監管框架和政策也成爲ESG投資的重要推手。許多國家開始實施ESG相關的報告要求和投資準則,引導資金流向永續相關投資項目。其中包括氣候金融,從綠色債券到永續發展目標(SDGs)連結的相關基金等,不僅有助促進經濟的綠色轉型,也爲投資者提供了參與永續發展的機會,例如促進性別平等、提高勞工條件和支持社區發展等。未來,將看到更多將社會影響作爲核心考量的投資產品和策略,在追求報酬的同時,也有助解決社會問題。

至於AI與ESG能有甚麼交集?

直觀而言,AI可協助投資人從大數據中識別ESG的風險和機會,提高投資決策的精確度和效率。不過,AI需要強大的算力,隨AI應用的層面愈來愈廣,資料中心的規模也快速增長。

資料中心需要大量的電力支撐伺服器運行。這樣的狀況看似與ESG發展背道而馳,除非這些因應AI問世產生的電力需求,能全數用綠電供應。但以現有技術來看,緩不濟急。於是,核電的選項浮現。所以今年3月亞馬遜花207.5億購買核電;所以韓國將部分核電機組申請延役;所以美日等20餘國在COP28提出核電倡議,要求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產能提高到2020年水準的3倍。

的確,在現有爭議及技術下,核電成爲綠電機率偏低。除非核電技術升級至少至3.5代、能取代相同裝置容量的燃煤發電、並能處理核廢料。不過,核電碳排量相對較低。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資料顯示,核能每kwh碳排量爲12克,甚至低於太陽能的48克。核電是否能被認定爲乾淨能源,是有討論的空間。未來核電電力若市場化,將能滿足分散式電力供應和大規模電力需求的挑戰,尤其是在AI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

這呼應筆者曾說過的:就算核電不是最終答案,但在過渡時期少不了它。

ESG投資的新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和社會對永續性問題的關注,也代表了對未來投資模式的重大調整。

除了綠色金融相關標的版圖持續擴張,AI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電力需求增加,進而衍伸的減碳問題,讓ESG電力相關投資領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風電、太陽能,核能亦有望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這種具公用事業特性的標的,在市場擔憂股市居高的氛圍下,不妨適度着墨,分散投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