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第二波高潮,自主SUV“爆款”集中抵達戰場
多年來,長城、吉利、長安等自主SUV市場的翹楚,不斷通過自我革新抵禦着合資車企的強勢進攻。在合資車型的輪番轟炸中,類似於哈弗H6、長安CS75等自主品牌初代“爆款”車型在長期的市場積澱中,通過煥新產品實力與高性價比,努力維護着自主SUV的市場尊嚴。
1月,車市迎來“開門紅”,在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市場爭奪中,自主品牌在SUV上的地位是愈發穩固,其中哈弗H6以及長安CS75系列月銷量均在4萬輛以上,斬獲SUV銷量榜前兩位。另外,吉利博越以2.69萬輛的銷售成績位居SUV銷量榜第四名,同時也是銷量僅次於哈弗H6以及長安CS75的自主品牌車型。可以說,以長城、長安以及吉利爲代表的自主品牌SUV在這一細分市場中的地位愈發穩固。
全新“爆款”來襲
據悉,這三大自主品牌將會再度推出3款重磅車型來爭奪中型SUV的市場份額。這三款車型分別是來自長城汽車的WEY摩卡,長安引力系列的第二款車型UNI-K以及來自吉利的星越L。作爲主打高端市場的三款重磅車型,來自長城汽車的WEY摩卡將於3月上市,而長安UNI-K也將有望於3月上市。相比較而言,剛剛敲定命名的星越L則要晚一些,預計將在4月亮相,並於上半年上市。三大自主品牌的巨頭,紛紛在高端路線的中型SUV領域發力,自主頭部品牌的新一輪“爆款”產品將集中抵達戰場。
自主品牌初代“爆款”產品強勢走紅,除了自身綜合產品力出色之外,也趕上了SUV市場快速增長的大勢。然而,如今自主品牌這新一撥“爆款”SUV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轉變,在消費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以及外資產品導入、降價的強大攻勢之下,自主新品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之嚴峻,已遠非當時可比。除了要考慮消費者最關注的價格因素外,還要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與更多的合資產品一較高下。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這些新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市場策略備受關注。
有分析人士指出,初代爆款產品已在市場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並且在增量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各細分車型的銷量均有所下滑。企業爲了鞏固市場份額,必須推出新車型,通過打造更富競爭力的“爆款”產品確保市場份額穩定。
與此同時,在初代爆款產品遭遇銷量波動、終端優惠擴大之時,新車型的出現更可以看作是一次基於產品升級的價值強化行動,即用“加量不加價”甚至主動“抑價”的方式保住產品在主流SUV市場的份額。以剛剛發佈預售價的長安UNI-K爲例,其15.79萬~18.89萬元預售價則是長安UNI-K除去出衆產品力之外角逐市場的另一“殺手鐗”。在其所處的中大型SUV細分市場中,目前以別克昂科威、大衆途觀L爲代表的合資品牌產品,已經通過終端優惠下探到了20萬元以內的細分市場。此外,例如本田冠道、福特銳界等更高級別的車型也可能被長安UNI-K“搶走”潛在用戶。
自主SUV崛起背後的邏輯
進入2021年,自主SUV轉型發展的壓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品牌高端化,自主品牌想要發展得更好甚至走向世界,必須擁有更高的利潤作爲研發和戰略佈局的基礎,而更高的利潤一定是需要品牌力作爲支撐的。目前自主品牌利潤最高的主機廠是長城汽車,單一品牌利潤最高的是領克汽車,而它們的利潤率相比合資產品來說仍有提升空間。
第二方面,傳統燃油車市場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過渡會淘汰一批車企,而且這次過渡會是無差別洗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與進口車在市場強大的下行壓力中,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從去年開始,不少自主品牌就已經開始在SUV市場進行高端化嘗試。長安汽車發佈了UNI序列,長城汽車的坦克300以及未來的500和600,奇瑞的瑞虎8PLUS和星途攬月,雖然目前來看只是做有關設計層面和配置方面的修改,但其中顯現出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自主SUV不會滿足於15萬元級別的市場。
實際上,自主品牌SUV的市場佔有率是在下降的,但容易陷入困境的多是一些技術相對落後的本土車企,市場在經歷新一輪的洗牌,而部分優秀的自主品牌還是能夠在競爭愈發殘酷的市場中堅持下來,並有能力在中、高端市場佔得一定份額,很多品質上乘的自主品牌SUV,一經上市就訂單過萬,與外資品牌不相伯仲。這既是市場消費升級的體現,也是中國消費者愈發成熟的體現。
如今一些自主品牌的SUV無論在產品力和可靠性方面都不輸同級外資品牌,在動力、操控調校,以及駕駛質感等方面得到提升之後,自主品牌的新車型競爭力更強。而且,自主品牌更瞭解國人需求,產品更適合中國市場。現在的自主品牌開始更加重視如何做強品牌、做強產品,和用戶貼得更近,這是自主品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