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質海岸挖出黃驊港 天航局:再也沒有建不了的港口
▲天航局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遠輪。(圖/翻攝自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下同)
大陸近年來港口建設、疏浚能力飛躍提升,光是天津航道局就擁有種類齊全的現代化挖泥船及輔助船舶共70多艘,總裝機功率近60萬千瓦,年疏浚能力超過3.5億立方公尺。在可容納20萬噸大船進出的黃驊港完工之後,天航局更表示,「再也沒有中國建不了港口的地方」。
▲天航局各式耙吸式挖泥船。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大陸挖泥船航跡從東南亞到印度洋、非洲到歐洲。天航局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遠輪更於2015年遠航到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中國交通建設公司首個歐洲疏浚專案,也就是俄羅斯布朗克港的疏浚工程。對於當時來自5個國家共20多艘的挖泥船而言,當地海底的黏土混雜碎石構造是世界性的難題。而「造島神器」之一的通遠輪透過技術改造,提升了耙頭的破土能力,不但最終得以按時完成任務,也掌握了足以攻克這種複雜地質環境的技術能力。
黃驊港的跨世紀工程更見證了大陸挖泥船的驚人能力。黃驊港位於河北省南部與山東省西北的交界處,緊靠渤海新區,是大陸在河北佈局的重大港口,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通道,但地處淤泥質海岸,並不是天然良港的所在地,尤其是這裡以細粉砂爲主的土質很容易造成回淤。甚至有外國專家認爲當地根本就造不了大港。
但天航局透過細緻的技術,連續投入23艘主力挖泥船聯合作業,11個月內的疏浚工程總量達到1.2億立方公尺。1.2億立方公尺的工程量如果按1立方公尺連續堆放,可以繞地球3圈,創造出大陸港口建設史上的奇蹟。如今,曾被斷言無法建港的黃驊港不但已經建成,並且還擁有可容納20萬噸級船舶進出的航道,輸送量截至2016年底爲止更已達到2.45億噸。在完成這樣的「逆天」工程後,天航局的工作人員更豪言,「再也沒有中國建不了港口的地方」。
▲天航局各式絞吸式挖泥船。
報導指出,天航局在疏浚行業創造的成就,其實是大陸工程能力這些年突飛猛進的縮影。中國交建企業文化部副總經理、新聞中心副主任查長苗以公路建設爲例表示,目前全球通車的高速公路里程約35萬公里,而大陸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從1999年的1萬公里猛增到2016年的超過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光是中國交建就設計、建設了約5萬公里。
查長苗感慨表示,對於像他這樣經歷過大陸工程能力驚人變化的人而言,很多時候甚至會感覺現在的道路規劃變得越來越簡單,只需要優先考慮沿途人口聚集區的分佈,其他計劃都可以放心交給工程師們來解決,「現實的情況就是,這方面沒有中國工程師解決不了的問題!」
與航太、電子等領域的情況類似,大陸的年輕一代已經承擔起這些「超級工程」的重任。根據報導指出,曾有一名才30歲出頭的大陸工程師,在10幾年的工作經歷中已經參加了4座世界級大橋的建造。而在西方專家眼中,只要參與過其中任何一座大橋的建造,就已經可以算是人生最輝煌的成就。因此當這名年輕的工程師出席全球橋樑工程大會時,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無論資歷有多老,都會認真傾聽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