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卻不可或缺——探訪開往寧夏賀蘭山深處的“鐵路公交”

(原標題:慢,卻不可或缺——探訪開往寧夏賀蘭山深處的“鐵路公交”)

新華社銀川2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趙倩)清晨7點10分,天剛矇矇亮,從銀川開往汝箕溝的7524列車就在寒風中緩緩駛出站臺。稀稀拉拉上車乘客迅速分散到各節車廂,有的眯着眼補覺,有的拿出備好的“乾糧”,權作早餐。

6車廂,1號座,54歲的張長印徑直走到這個臨近車門、靠窗的位置坐下,從手提袋裡掏出一塊麪包和一個蘋果。

“這幾乎都成爲我的專座了”,他啃了口麪包,愜意地說。

張長印在距離銀川60公里外的石嘴山平羅縣工業園區一家活性炭廠上班,工作時間不固定,來去頻繁。雖然每天往返兩地的大巴15分鐘一班,但他卻從不願錯過這列火車

票價才四塊錢,而且能停到廠子門口,再方便實惠不過了。”張長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大巴單程車票14塊錢,而且兩邊的汽車站離他家和上班地方都很遠,還要倒公交。

張長印看似精細的“賬本”道出了這列慢車的“亮點”。全程143公里、途經13個站點、票價9.5元、逢站必停、當天往返……在乘客眼中,這是趟名副其實的“鐵路公交”。

大磴溝、白芨溝、汝箕溝……7524次列車經過的許多站點與“溝”字有關,這些聽上去就很“崎嶇”的地名多屬於礦區

7524次列車,因煤而開。

地處中國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有着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國家“一五”時期佈局建設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是享譽中外的優質“太西煤”產區。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賀蘭山下一些大型煤礦相繼建成。

蘭州鐵路局銀川客運段介紹,1971年,有着“太西煤走廊”之稱的包蘭鐵路支線——平汝鐵路建成。爲解決煤礦工人的出行需要,7524次列車開始運行,成爲該線路上唯一的普客列車,連接起礦山城市

由於自幼便跟隨父母在緊鄰呼魯斯太站烏蘭生活,今年40歲的煤礦工人雍萬忠關於火車最早和最深的記憶都和這列車有關,進城購物、走訪親戚都離不開它。

後來,雍萬忠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買房、娶妻、生子,但依然留在烏蘭礦上班。從大武口到胡魯斯太,20多年下來,2元一張的車票他已攢了幾千張。

“火車時間規律,同樣的距離坐大巴需要20塊錢,而且現在隨着礦上工人越來越少,大巴也停了,只能坐火車”。他說,爲了讓家人生活得更好,自己來回奔波無所謂,如果不是有這趟火車,他可能早不在礦上幹了。

“像呼魯斯太這樣的大站每次能上四五百人,那時火車購票還沒有實行實名制,我們就提前準備好一些車票,否則兩站之間的距離太短補票根本來不及。”乘務員馬錦彤向記者描述前些年這列車“火爆”的場景。

7524次列車屬於22B型客車,是中國目前仍在服役的“最高齡”列車,也是傳統意義上的“綠皮車”,目前這類車僅在支線、短途、春運臨客等旅客運輸中開行。

經過六次提速,中國已經步入高鐵時代,平均時速三四十公里的“綠皮車”恰如慢鏡頭一般,穿行在偏遠鄉村的“最後一公里”。

當前中國正在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寧夏石嘴山地區的許多煤礦逐漸關停並轉,員工也被分流安置。7524次列車經過的許多礦區都只見礦山不見人,很多售票點也已取消。

乘務員告訴記者,現在礦區上車的人明顯少了,更多的是在城市之間往返的乘客,以前上車要站着,現在上來就是“臥鋪”。但每逢雨雪天,汽車進不了山,這列火車還是會“爆滿”。

乘客少了,服務卻必須跟得上。除去冬天燒鍋爐、給乘客打熱水、口頭報站等“綠皮車”的基本服務內容,記者發現這列車上的乘務員還有一項特殊的保潔任務——擦煤灰

馬錦彤說,車體密封性不好,加上山區風力大,進出一趟山,車廂裡刮的都是煤灰,座位、窗戶、行李架都要好好擦一遍。

11點16分,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7524次列車到達了終點——汝箕溝。乘務員們清理完車廂衛生,在旁邊的煤礦食堂匆匆用完午餐後便返回車上,爲下午返程做準備。

“我今年也很可能會被分流到銀川附近的煤礦,離家是遠了些,不過好在可以繼續坐這趟車。”雍萬忠說。

(原標題:慢,卻不可或缺——探訪開往寧夏賀蘭山深處的“鐵路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