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董事長炮轟:中國電車沒核心技術,質量不如日本!

今年60歲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在最近和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的對話中,魏建軍的一番言論又讓汽車行業“炸鍋”。

魏建軍這次提出三大觀點:中國電動車無核心技術、質量遠不如日系、造假嚴重。

針對這三大觀點,我們逐條來解讀。

魏建軍觀點一:中國電動車無核心技術,只有產業鏈領先。

魏建軍表示:

“傳統內燃機技術,我們肯定不如國外品牌;如果說電動車,人家也不是沒有技術,只是沒有這個戰略。我們中國的動力電池,原始發明技術都是美國的,起源於日本,讓韓國人發揚光大。但電動車的產業鏈是中國最好,我們中國電動車只有這一點領先;剩下的什麼電機、電控、我們用的這些芯片是美國的,不過我們的算法做的很好,這點是我們應該鼓勵的。”

筆者認爲,魏總以上這番話並不屬實,或者說屬於“只講了一半的真話”。

新能源車相關技術的誕生和發展要追溯到美日韓,這點不假。但發展到今天,在新能源車賽道,美國只有一個特斯拉異軍突起,日本和韓國更是全面落後,國內的電車市場競爭是全世界最激烈的,這樣一個市場怎麼可能孕育不出核心技術?

技術上後發≠無核心技術。世界上第一臺內燃機是由荷蘭人惠更斯發明的,法國化學家‌菲利普.勒本改進。但燃油車時代的世界霸主是德國和日本,難道德國日本也沒有核心技術嗎?

事實上,當前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實現技術輸出,傳統汽車大廠大衆、奧迪紛紛與國內車企合作,這背後的主要原因不就是對中國電動車技術的認可嗎?

魏建軍觀點二:國產車質量有提升,但與日系差距明顯。

魏建軍表示:

“儘管中國汽車在智能化技術方面取得了領先,但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成熟度和保值率方面,與豐田等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魏建軍同時稱,近年來國產車的質量正在迅速提升,可靠性優於美國車,問題少於英國車,但與日系車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筆者認爲,魏總該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偏頗。

長期以來,不少消費者確實認爲日系車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優勢。那麼目前國產車是否依然質量遠不如日系?筆者認爲見仁見智。不過,日系的燃油車和中國當前的新能源車,本身並非同一賽道,從發展的角度看,如果日系車現在轉型造新能源汽車,質量不一定有國產新能源汽車好。

中國彎道超車的戰略提出也才10年左右,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全球佔有率已經達到了60%左右。已經解決了“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多”的問題,正在解決“從多到精”的問題,不妨給國產車多點時間吧。

魏建軍觀點三:中國車企造假嚴重,國家應出重拳。

魏建軍認爲,當前汽車行業競爭不講規則,現在汽車產業裡邊,有些性能虛標,說的大,喊出跑1200公里實際上只能跑600公里,誇大其詞,“實際上安全和質量都是用成本構建的。”

“光是一味地便宜,產品質量極其堪憂,到國外怎麼辦,這種現象非常可怕,國家應該在監管上、在法制上出重拳打擊。”

車企造假,直接損害消費者權益。嚴懲造假,筆者完全贊同魏總。所有車企都應該誠信經營,包括長城汽車。

今年8月,南方電網公告長城汽車因爲“重大失信”,兩年內不再接受長城汽車投標。

此後長城汽車說明,中標35臺坦克500車型,交付物與標的物存在差異。“公司已對差異部分進行了補償”。

分析認爲,長城汽車實際上是爲客戶提供“減配車”、貨不對版。

此前2021年央視亦曾報道,長城汽車旗下品牌“歐拉好貓”被曝“芯片減配”。

最後,魏建軍是長城汽車的創始人,是行業專家。其對行業的認知和專業性肯定要比一般人強得多,毋庸置疑。

但是專業性是一方面,他的言論有沒有傾向性和主觀性,是另一碼事。畢竟他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那麼這又成爲影響他的言論客觀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他的言論究竟有沒有道理,有幾分道理?見仁見智。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