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 最大力度化債舉措出爐有何背景、影響多大?

財聯社11月8日訊(記者 王宏)今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專家表示,此次存量安排4萬億+增量6萬億限額,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可以幫助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專家還表示,此次化債可以視作增量政策的啓動,也意味着財政將進入擴張週期。本次化債的背景,是前期經濟偏弱運行產生的壓力。此外,此次化債也是全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包括地方債、房地產金融風險、中小銀行風險)的重大舉措,對房地產市場影響也較大。6萬億的債務限額增加,可較好對衝了最近幾年土地出讓金明顯不足的問題。

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今天審議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爲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稱,從2024年開始,我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政策協同發力後,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下降至2.3萬億元,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藍佛安表示。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認爲,存量安排4萬億+增量6萬億限額,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並且明確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在實際操作中,大力度置換動作,有利於降低地方政府債務的利息成本,減少利息支出,降低收支壓力,幫助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一是不增加政府債務總體負擔,不改變地方償債責任;二是考慮隱性債務和法定政府債務之間的利差,預計可累計節約利息支出約4000億元;三是推動解決地方各類“三角債”問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降低金融機構呆壞賬損失;四是支持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扭轉存量債務過度佔用財政資源的困境,騰出更多資金解決基層“三保”及經濟發展堵點問題,優化政府投資佈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可視作增量政策啓動,與房地產關係較大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介紹稱,爲便於操作、儘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爲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楊暢還表示,此次化債可以視作增量政策的啓動。本次化債的背景,是前期經濟偏弱運行產生的壓力。此外,在具體操作層面也存在儲備。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會上明確提出,“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後續一旦需要政策加力,也存在相應的政策配套。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居民、企業等私人部門的需求通常具有“順週期”特徵,因而在整體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財政的“逆週期”屬性有望發揮更大作用。1998年以來我國主要經歷了四輪財政擴張週期,本輪財政擴張背景包括,高債務背景下通脹持續低位運行;低通脹環境下我國實際利率水平偏高;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壓力較大。

“通過近期財政部部長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結合其他政策信號,我們判斷財政將進入擴張週期,地方化債以及中央加槓桿將是未來政策主線”,明明還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爲,6萬億債務限額的增加,有助於一些存量債務的置換和化解,是全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其包括地方債、房地產金融風險、中小銀行風險)的重大舉措。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嚴躍進還指出,存量債務的化解,和房地產關係較大。

“最近幾年各地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銳減,自然造成了地方政府償債資金的萎縮,也導致一些債務問題的放大。此次6萬億的債務限額增加,較好對衝了最近幾年土地出讓金明顯不足的問題。後續一些地方債的發行也會有更大的空間。預計閒置土地化解的專項債政策會加快推出,其有助於後續收儲閒置安置房用地、房企未開工用地、房企未銷售的現房項目等,這都有助於加快推進以購代建等工作的開展”,嚴躍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