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安排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哪些行業將受益?業內解讀

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佈會。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宏才介紹,爲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議案提出,在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許宏才表示,爲便於操作、儘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爲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財政部擬定了2024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調整方案(草案)。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從2024年開始,我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本次人大常委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以地方化債爲核心的多項重磅政策。這些增量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將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保障今年底到明年年初的財政支出能力,有望帶動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能力提升,促進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債務置換規模力度很大

“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藍佛安說。

“總體上看,此次債務置換規模力度很大,體現了發展中化債和以時間換空間的思路,同時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並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

羅志恆表示,在當前地方政府面臨較大債務壓力與經濟發展任務的雙重背景下,新一輪債務置換具有重要意義。其一,債務置換實現了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更加公開透明。其二,以利率更低、週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週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其三,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其四,債務置換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等現象將明顯緩解乃至杜絕,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

那麼,此次政策對於國內經濟走勢影響如何?明明認爲,財政支持化債可以通過補充地方財力、增加居民和企業收入的方式,發揮財政乘數效應,帶動投資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促進經濟回升向好。一方面,通過增加地方債務限額、允許專項債用於化債等方式,將大大減輕地方債務壓力,將原本被化債佔用的資源騰出來,增強對民生、“三保”等領域的保障,改善居民收入預期。另一方面,加大化債力度有助於清理地方拖欠企業賬款,提升企業經營信心和活力,提升企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居民和企業收入預期得到改善,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需求,進而形成正反饋,發揮財政的乘數效應。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餘凌曲在接受灣財社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此次政策對於經濟運行是個重大利好。“此次化債力度近年來力度最大,對地方政府節約財務成本的效果也將立竿見影。這意味着,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輕裝上陣,以更大力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經濟運行風險有效緩解,市場投資信心有望增強。”

基建產業鏈將是化債受益的核心方向?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於未來三年化債,極大提升了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對於資本市場也意味着重大的利好。地方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資金做投資,惠民生,刺激消費,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以及推動消費品換新等,這些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出現了趨勢的反轉,市場經過第一波放量暴漲之後進入到調整階段,隨後開啓第二波上攻。那麼在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不確定性消除之後,我國資本市場有望走出第二波上攻行情。同時,在樓市投資機會明顯減少的情況之下,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意願越來越強烈,這也給資本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楊德龍建議,投資者要堅定信心,保持耐心,通過佈局優質股票或者優質基金來抓住這輪牛市的機會,真正實現財富增長。

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陳果表示,基建產業鏈將直接受益。“化解存量債務是提供更多增量資金的關鍵。大規模債務置換將大幅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使地方政府能夠釋放更多財政資金,基建產業鏈將是化債受益的核心方向,直接影響着地方政府的債務水平。此前大量因資金不足而擱置的基建項目有望重新啓動。”

採寫:南都灣財社 記者劉常源 王玉鳳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