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子公司暗戰再起 各家都有什麼新打法?

(原標題:銀行理財子公司暗戰再起,各家都有什麼新打法?信銀理財首次"全揭秘")

獲批籌建至今一週年,落戶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首次對外全方位展示了其產品體系建設業務佈局

12月3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詳解了信銀理財“371016”產品體系和業務佈局,如何依託母行中信集團實現資源協同的化學反應,在資管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中走好差異化之路;對外界關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影響,分享了其在風控方面的心得。

“預計至今年末,信銀理財新老產品之比將達7:3。可以說,我們的產品轉型已勝利在望。”中信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527.77億元,其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進一步提升至67.70%,賀晉介紹,通過全面資管轉型、部分銀行保本理財已成爲“過去時”,信銀理財要“打造風險收益特徵鮮明、具有階梯層次的產品網絡,爲投資者提供選擇。”

在採訪中,賀晉透露,和同業類似,從絕對金額看,當前固收類產品仍佔主流,但是該行的權益類產品規模已經達到500多億元,“後續配置計劃將試產品發行情況而定。”同一天時間,信銀理財固收、資本市場股權、多資產條線負責人分享了相關領域發展情況,並展望了明年市場的投資機遇

當前,全國已有23家(含合資)理財子公司獲批,其中股份行中有招商、興業、光大、華夏、中信、平安、廣發、浦發這8家已獲批籌建、成立理財子公司並相繼開業。浙商銀行也在11月26日披露了相關籌建計劃。

優選投資組合

信銀理財今年7月10日在上海開業揭牌,資本金50億元,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落戶在上海。

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理財業務規模超過1.2萬億元,累計覆蓋零售客戶超326.8萬人、服務機構用戶數超2.4萬戶。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銀行行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527.77億元、較上年末上升4.49%。其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進一步提升至67.70%、較上年末上升8.23個百分點。

“預計至今年末,信銀理財新老產品之比將達7:3。”在交流中,賀晉介紹,信銀理財堅定落實監管要求,穩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已經勝利在望。

相比其他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背後的中信集團擁有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等領域金融牌照,依託母行及中信集團將有哪些化學效應?

賀晉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將在‘融融’資源、‘產融’資源,客戶與渠道資源等方面下功夫”,具體來看,發揮集團全金融牌照優勢、爲客戶提供一站式、多場景、全生命週期綜合金融服務;發揮集團實業全鏈條優勢,在細分行業領域打造中信協同模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合規範圍內,實現集團內客戶共享與轉化、產品精準營銷與交叉銷售等。

近期信用債風險受到市場關注,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帶來哪些挑戰?賀晉向記者分享,從產品緯度,“投資端的入庫標準要嚴格,做好、優選投資組合,把產品波動和風險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來實現相對來講達到預期的收益目標。”另一方面,是做好客戶的適當性管理,“投資端的波動幅度和客戶的心理波動曲線要匹配”。

此外,他透露,信銀理財在業務佈局過程中,將穩步推進風險等級評定、信息披露的規範和機制數字化轉型的金融科技體系、客戶的適當性管理、估值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五大體系建設。

在資管科技方面,賀晉向記者介紹,信銀理財秉持“科技賦能業務”理念,在自主掌控的前提下與專業廠商合作建設一體化“數智理財平臺”。”目前已初步搭建了直銷、分銷、風控、資管、交易、報送、數據等較爲全面的業務支撐體系。未來,公司將充分保證科技投入,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推動資金和資產兩端業務全面觸達客戶。”

股份行中至少有中信、興業、浦發、廣發銀行理財子公司將註冊地落在了上海。作爲落戶上海的股份行理財子公司,賀晉回憶,中信銀行首家異地分行就落子上海、淵源頗深,上海金融要素齊備,隨着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開放的不斷推進,資管行業參與者們在未來將有更大的舞臺。

而落戶上海、輻射長三角的地緣稟賦,賀晉向記者透露理財子公司今後重點支持科創企業的意向,“公司計劃設立長三角區域科創基金,試點科創企業股權直投(VC),支持長三角科創類企業發展;此外還計劃設立10億元長三角股權投資基金(PE),支持長三角區域內成長型企業的發展。”

打造風險鮮明、階梯層次產品網絡

相比往年,今年多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均有了實質性進展,這之中,信銀理財、華夏銀行理財子公司等相繼開業,廣發、浦發銀行理財子公司也相繼獲批籌建。

可以看到,自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以來,發展成果初步顯現。新老轉型疊加激烈競爭,理財子公司如何加快完善產品體系、打造核心競爭力日益成爲共識。

戰略佈局方面,賀晉介紹,信銀理財形成了三大業務領域、七個風險等級、十個產品創設團隊、十二條基本產品線+四種投資顧問服務的“371016”佈局,要“打造風險收益特徵鮮明、具有階梯層次的產品網絡,通過貨架式的開放溝通機制,爲投資者提供信息透明、共享的選擇平臺。”

這之中,加配權益類資產成爲不少理財子公司被市場關注的重點。賀晉告訴記者,信銀理財該部分新產品發行規模還不算很大,“當前絕對金融不大,(含權益類)產品佔比約在5%左右”,他透露,“權益理財和股票基金有着差異化特徵,資本市場的熱度對含權益淨值型理財的推廣和老百姓接受度有幫助。後續配置計劃將試產品發行情況而定。”

“(資管新規以來)新產品都有自己的獨立策略、單獨開戶、獨立記賬,它投資權益類產品的比例是由策略決定的,目前相比同業,新產品中混合類產品佔比居於行業領先,其中權益類佔比的中樞約在20%。”信銀理財資本市場投資條線總經理彭凌薇告訴記者,“未來權益類產品的規模,直接取決於含權益新產品的增長速度,以及能否把相對收益類產品做大。”

據介紹,信銀理財通過“量化打底、基本面中觀切入”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形成了完整的權益類產品體系,彭凌薇告訴記者,當前已包括排宏觀動量、靈活配置、量化增強、定增策略、股票指數、商品及衍生品指數等多項不同策略的投資產品。

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期發佈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顯示,從理財子公司目前佈局情況來看,基於其覆蓋客羣的基數、風險偏好等屬性,當前產品體系整體還是以固收類爲主;其二是初期主要通過FOF、MOM和私募股權等形式探索佈局權益類投資;三是產品體系規劃凸顯差異化戰略佈局,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

從佈局架構來看,信銀理財設置了股權與資本市場投資部、固收與多資產投資部、財富管理與解決方案部三大投資事業部,在產品體系上,涵蓋了貨幣、純債、固收+、多資產、權益靈活配置、量化多策略、權益類、項目類、股權投資、工具類、養老產品、外幣及跨境產品等。

對明年市場投資機遇,信銀理財固收投資條線總經理趙新傑認爲,2021年貨幣政策迴歸穩健中性,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雙循環支撐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消費製造業投資持續修復:一是消費釋放新動力,支持並促進內循環體系;二是投資在製造業企業盈利及產業升級帶動下,有望持續改善;三是2020年出口韌性超預期,在全球經濟復甦帶動下,2021年有望維持正增長。

展望明年權益類市場投資機遇,彭凌薇堅定看好中國權益資產的投資機會,認爲當前港股、A股吸引力強於債券及海外主要股市,隨着企業盈利增速修復,市場投資應該選賽道重個股,把握龍頭優勢顯著消費升級受益,國產替代,金融改革等帶來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