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2020・年終專稿)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更加積極地融入全球市場,更加主動地深化對外合作,爲世界經濟復甦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空間。”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傳遞了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決心。

2020年,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年份,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爲世界帶來更多合作機遇,爲全球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開放加速,分享更多機遇

寒冬時節,中國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新雪季,冰雪遊格外火爆。吉林、北京、河北、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冰雪運動豐富多彩。遊客看雪景、賞冰燈、打雪仗、泡溫泉……領略北國風光,體驗冰雪樂趣。

與此同時,在三亞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等待購物的消費者排起了長龍。數以百萬計的國內遊客正涌入海南,今年10月海南遊客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1%。今年以來,海南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超300億元。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海南的熱鬧場景出人意料。路透社爲此感慨道:“除了旖旎的風光,海南還提供了一種常態感,這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旅遊業回暖是中國經濟恢復增長的一個縮影。“中國未來5年有望形成10萬億元級國內遊市場。”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報告讓人振奮。

即將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需求側,商品零售、服務消費均實現持續改善,消費信心增加;供給側,11月製造業PMI爲52.1%,創年內新高;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

中國交出的一份份“成績單”,引發國際輿論熱議,彰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活力。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刊文說,中國正在走出疫情的陰影。德國前副總理菲捨爾撰文稱,中國快速遏制住疫情並恢復經濟運轉,讓生活幾乎完全迴歸正常,中國成功戰勝了挑戰

疫情如鏡,映照出不同景象。面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個別國家大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中國則堅毅前行,跑出對外開放加速度――

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穩步推動金融市場準入、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強化深圳和浦東的改革開放舉措、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9月,服貿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展區人氣滿滿,數字貿易、5G通信、智慧辦公、工業互聯網、跨境電商等諸多前沿技術令人目不暇接;11月上旬,進博會在上海如期舉辦,以更大的商業展覽空間、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更前沿的產品展示、更便利的通關服務,被外媒譽爲“規模更大、質量更高”的一屆盛會;11月底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打開“雲上東博會”,觀衆可以近距離感受東盟各國文化及琳琅滿目的參展商品。

從服貿會、進博會到東博會,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接連舉辦重大經貿盛會,取得豐碩成果:服貿會吸引了148個國家和地區的2.2萬家企業和機構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成交額進一步攀升,達到726.2億美元;第十七屆東博會簽約儀式共組織簽訂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總投資額2638.7億元,同比增長43.6%。從國際採購、投資促進到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展會經濟的帶動效應持續迸發。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疫情嚴重衝擊歐美市場之際,中國成爲跨國企業的堅強“後盾”。南非主流媒體《星報》文章稱,“開放的中國爲世界帶來更多合作機遇”。

發展提質,增長動能澎湃

東帝汶貓屎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哥倫比亞瑰夏咖啡……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展館裡飄散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濃香。“真沒想到,最受歡迎的居然不是咖啡粉,而是更高端的咖啡豆。”墨西哥亞太商業聯合會會長山姆・馬爾多納多感受到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巨大潛力:“我們計劃出口墨西哥生豆,在中國投資生產咖啡產品。”

小小一杯咖啡,背後是一個千億元級的朝陽產業。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將超過22萬億美元,中國的市場潛力,就像一片大海。麥肯錫公司《中國消費者報告2021》指出,中國經濟具有獨特優勢,後疫情時代將繼續成爲全球消費市場的增長引擎

從“把最好的產品帶到中國”到“把在中國的成果推向世界”,更加開放的中國經濟,吸引着更多全球資源要素,積極參與國際分工。

疫情防控期間,依託中國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和先進的製造水平,開工不到兩年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整車出口歐洲,見證了疫情下中國經濟的復甦,更增強了世界對中國市場和經濟的信心。《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建立起領先的產業結構。中國不斷擴大電動汽車生產,也給很多日本企業帶來紅利,多家日本公司紛紛強化在中國市場的本土生產能力。

順暢聯通的全球經濟大循環,符合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利益。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充分激發市場潛力,進一步打開開放大門,不斷深化對外合作。

“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將引領中國未來中長期發展。”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如是評說。

“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拉米對此寄予厚望。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方興未艾,數字經濟規模和增速居世界前列。這讓各國企業看到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也增強了他們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中國是一個獨特的市場,將繼續創造令人激動的機會。”美國思科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羅卓克表示,“我們相信中國是一片廣袤的創新之地,這是我們把美國以外的第二大研發中心設在中國的原因。”

引領合作,提振各國信心

“銷售額超過了平日的50倍!”新加坡零食品牌歐文斯今年首次參加中國電商平臺的“雙11”購物節,就取得了開門紅。通過東南亞電商平臺拉扎達的“向中國銷售”計劃,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品牌有機會來到中國市場一顯身手。

今年以來,東盟國家同中國的貿易逆勢增長,跨境電商發揮了重要作用。前11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泰國椰青、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菲律賓芒果乾、越南咖啡……衆多東南亞特色產品,正通過電商平臺進入中國家庭。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促進開放合作。”印度尼西亞價值新聞網報道說,電子商務在東盟國家的發展成爲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也成爲推動東盟與中國貿易增長的新引擎。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將形成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亞太地區經貿一體化發展呈現新格局,世界矚目。

“RCEP的簽署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里程碑。”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發表社論稱。外媒還關注到,中國表示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再次彰顯了中國致力於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在歐洲的比利時,主要集裝箱門戶港澤布呂赫港一片繁忙,首批出口歐洲的約7000輛中國製造的特斯拉汽車12月已全部抵達,被運往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士等國。

“鋼鐵駝隊”中歐班列跑出了互利共贏“加速度”。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集裝箱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首次成爲歐盟的最大貿易伙伴。今年第二季度,中國首次成爲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歐盟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刊文稱,歐盟國家從中國進口的迅速反彈引人關注,中國對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突出作用。

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參與多雙邊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機制,作爲負責任大國的中國勇於擔當:

這一年,共建“一帶一路”呈現出十足韌性。前三季度,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達9634.2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中老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

亞投行成立5週年之時,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成員已由最初的57個發展到103個,提供了近2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設立的“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規模達130億美元,截至12月17日,已批准了27個項目,總額超過70億美元,幫助19個成員應對疫情挑戰;

中歐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

正如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小澤秀樹所說,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振了國際社會對世界經濟和多邊合作的信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沒有哪個行業或者國家能獨自應對。團結協作是有效和及時解決危機的唯一途徑。”2020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主席優素福・貝尼安認爲,中國樂於分享實踐經驗,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開展國際合作,這有助於各國實現共同發展。

2020年,儘管全球經濟復甦與發展遭遇重重困難,但人類合作應對挑戰的步伐沒有停歇,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胸懷和責任擔當有目共睹。2021年,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依然任重道遠。國際社會唯有加強合作、共克時艱,才能推動世界經濟儘快走上穩定復甦軌道,中國將用實際行動繼續書寫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