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刷5次牙,爲什麼還會有牙周病?

圖/康健雜誌 文/康健雜誌

臺灣約九成的成人認爲自己有牙周病。到底什麼是牙周病的徵兆?你已經是牙周病高危險羣了嗎?《康健》爲您解答。

愛琳從小牙齒健康就欠佳,但從來也不知道正確的清潔方法,總認爲「有刷有保佑」,並沒察覺,牙齒漸漸地損壞。

20幾歲時,她刷牙時牙齦開始會流血,但她仍不以爲意,就這樣又過了幾年。

直到29歳時,她覺得牙齒「怪怪的」,纔想到去看牙醫。除了下排右邊第2顆門牙用手壓一壓,牙齒下方會流出膿液外,一咬蘋果,上門牙還會出血。

果然,牙周病專科醫師診斷後,愛琳牙周被破壞的程度嚴重,醫師做完診斷和評估後,馬上設計治療計劃,每次只能清潔8顆牙齒,有的牙齒還需靠手術纔有辦法清潔到。

治療牙周病的同時,醫師也建議愛琳,同時看根管治療科和齒列矯正科的醫師,對特定的牙齒做治療。

牙齒生了場大病後,愛琳終於向牙醫師學得正確刷牙的方法,讓她的牙齒健康不再惡化。從那之後,愛琳每天至少刷兩次牙,並定期讓牙醫洗牙檢查牙齒,到現在39歲,愛琳的牙齒再也沒有出現問題

刷牙次數的多寡與牙齒是否刷乾淨,並無一定的關係。真正的「刷乾淨」,不是隻把飯粒菜渣刷出來就及格。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刷牙是要把細菌刷掉,而細菌主要是附着在牙齒與牙齦接處及牙縫,所以刷牙時,刷毛要碰到牙齦,而且更要用牙線來清潔牙縫,才能真正「刷乾淨」。

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瞭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牙肉腫一下自己就好,並不太在意。事實上,這些都是牙周病的象徵。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鴻輝表示,牙周病不像蛀牙會痛會酸,總是悄悄地進行,不易被發現。

「美國人也是有八、九成的人患牙周病,但因爲提早檢查,他們多是程度輕微的病人,但臺灣的八、九成程度較爲嚴重,」臺北馬偕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陳立盛表示。

沒有控制的牙周病,不只讓牙齦出血、浮腫、牙齒脫落,還可能影響全身的健康。

健康的牙齦在正常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若是刷牙會流血,常常是牙周病初期的徵兆,也表示牙齦有發炎的現象。但是相反的,不管牙齦有沒有發炎,會不會流血,若刷牙時刷毛並沒有碰到牙齦,牙齦沒有受到磨擦,則當然不會流血,所以刷牙不會流血,並不表示牙齦一定健康。

牙周病有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是牙齦炎牙周炎。 「牙周」指的是支持牙齒的組織,包括牙齦、齒槽骨、骨頭的骨質、牙周的韌帶等等。

這些部位病變的成因主要是潔牙不當,造成細菌在牙齒與牙齦接縫處漸漸堆積,產生肉眼看不見,透明而黏稠的牙菌斑。細菌產生的毒素會刺激牙齦,造成牙齦發炎、浮腫、易出血。牙菌斑日積月累,連同唾液中的物質會形成結石,然後牙結石上方再蓋一層牙菌斑,如此不斷地交互堆疊,「就像珊瑚生長一樣,」中華民國牙周病醫學會監事陳柏堅形容。

他表示,口腔內細菌有三百多種,目前與牙周病相關的細菌有十多種,其中對牙周破壞力最強的是厭氧菌。如果沒有及時控制細菌,「細菌常是一個帶着一個來,先到的營造適合下一種細菌生長的環境,繼續破壞組織的工程,」陳柏堅解釋。

發炎的牙齦遭到破壞後,與牙齒分離,形成容易藏污納垢的囊袋,牙周的健康更形惡化。再不清除,囊袋就像細菌進入齒槽骨和體內的大門,除了可穿過牙根表面外,也可藉着血流跑到全身,勢力範圍不斷地擴張。

破壞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像房子的地基被掏空,牙齒就會因不穩固而搖動,甚至脫落。

牙周病也可能影響患者的社交與心理。停留在口腔中的細菌發酵,會產生口臭的問題,此外,牙齦、牙基遭破壞,讓齒縫隙變大、甚至往外暴出,影響美觀。

牙周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建議,如果有下列的任何症狀,應該立即找牙醫或牙周病專科醫師:

●牙齦易流血

●牙齦紅、腫有觸痛感

●牙齦有被從牙齒剝開的現象

●牙齦受壓時,有膿從牙齒和牙齦之間流出

●持續性的呼吸臭味或怪的味覺

●牙齒鬆動或逐漸分離,有縫隙產生

●當咬合時你的牙齒有任何的改變

●活動假牙的適合度有任何改變

牙周病是一個細菌發炎與身體免疫力之間不平衡的疾病。在有牙周病時,大量細菌堆積,形成牙結石,一旦工作忙、睡眠不夠,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細菌便會趁機大肆破壞而產生膿腫。事實上,每次膿腫破壞時,也是造成齒槽骨進一步的破壞。

陳柏堅提醒,牙肉浮腫的部位就是一個警訊,那通常是口腔內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因此消了並不代表問題解決了,反而是在警告你要多加註意。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平時便清除細菌、牙結石,真正健康的牙齦,就算「火氣大」也不會腫起來。

常聽牙醫師警告說:「爸媽有牙周病史,孩子也要多注意。」難道牙周病是遺傳性疾病嗎?陳柏堅解釋,疾病本身並不會遺傳,但因爲牙周病是細菌的堆積造成發炎破壞,在同一個生活環境之下,有着同樣的生活習慣,細菌會互相傳染,的確可能發展出相似的細菌羣體;而且同一家族也可能有相同的免疫反應,而容易產生牙周病。但是不管如何,大多數的人只要把細菌,牙結石清乾淨,保持牙齦健康,便能夠預防牙周病。

在牙齒與牙齦相接處,牙齦會自然形成一個溝縫,這個溝環繞牙齒一圈,叫做牙齦溝。就醫時,牙醫師會拿一根牙周探測器,插入牙齦溝測量深度,健康時,牙齦溝的深度大約1~3釐米,大於3毫米就表示已形成囊袋,愈深代表牙周破壞愈嚴重。另外,探測檢查時也要檢查牙齦發炎流血指數。

至於位在深層,牙根周圍、齒槽骨遭破壞的程度,就需用全口X光檢查透視。

如果牙齒開始動搖,就要檢查牙齒動搖度。光用手指觸碰無法得到正確讀數,要利用兩支鈍端的器械,通常是口鏡及牙周探測器的柄,才能測得牙齒鬆動的程度。

有了這些基礎檢查資料,牙醫師纔會針對個人狀況擬出治療計劃,包括治療方法、耗費的時間與花費。

由於過程繁複,還有治療後保養功夫很重要,病人在決定牙周病治療方法還有接受治療前,應該先接受正確的牙周病和口腔衛生教育,牙周病專科醫師陳柏堅強調。

牙周病治療的目標在於希望把牙周病治療略分爲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首要的目的都是在清除牙菌斑和結石,控制牙齦發炎及齒槽骨破壞的狀況。

非手術治療指的是用機器和器械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除了靠專業超音波洗牙外,結石程度較嚴重的病人,醫師也會先上麻醉藥,再用刮子深入牙齦下方刮除囊袋內以及牙根表面的結石(牙根整平術)。

有些病人的治療只需要非手術治療,但若是結石的部位太深,例如深及囊袋底或牙根,就需先用牙齦翻瓣手術,將受感染的牙齒牙齦掀開,等清潔完畢,再將牙齦縫合。

臺大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劉謙美表示,在控制發炎以後,接下來纔是修復組織,甚至讓損耗的組織再生。當細菌的破壞已達牙根周圍的齒槽骨,病患可能就需要接受直接的骨組織移植以填滿骨缺損空間,或是在囊袋加入具生物相容性的填充物,刺激周圍組織和骨細胞再生。

「無論填充物是什麼,裡面必含生長因子,刺激周圍細胞生長,」劉謙美解釋各種組織再生方法的基本原理。

其他治療的方法還有牙根切除術、牙冠延長術、整型手術等等。

這些琳瑯滿目的治療方法都是爲了一個重要的目的──保留牙齒,若是這些方法都無助於保留牙齒,或者留下的牙齒只是更礙健康,患者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拔牙、做假牙,或者做植牙(植入人工牙根再做假牙)。

目前健保能給付的範圍只涵蓋傳統手術清除牙結石的部份,其餘的治療或整型方法多是自費項目。

牙齒會出現動搖的情況,一個原因是咬合不當的傷害所造成,例如過重的咬合、不良的咬合、咬太硬的食物等,這些經過牙醫師的處理及休息,通常都能獲得改善。

至於因爲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堆積,造成牙周發炎所引發的牙齒動搖,常可因爲發炎的消除而逐漸恢復正常。

只有一種情形比較棘手,就是當牙周病導致齒槽骨破壞,使得牙肉萎縮,降低牙齒受支持的高度,因而產生動搖。但陳柏堅指出,因爲齒槽骨無法恢復到正常高度,只能將高度維持住,這種動搖程度很難有太大的改善。

陳柏堅進一步說明,動搖的程度依輕重可分成三級,一般而言,除非到達第三級動搖度,且是牙周極度嚴重破壞的牙齒,第一、二級動搖度的牙齒並無拔牙的憂慮。

雷射治療牙周病,主要的目的是利用雷射高溫殺菌以達到清潔的效果。不過,許多牙醫師對雷射持保留的態度,認爲只能做「輔助性」的治療,無法單靠雷射就控制牙周病,雷射整體清除的面積仍無法像器械式徹底。

國泰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楊嶽炤提到,雷射治療較適用於開放空間,但牙周囊袋屬於非開放空間,因此,當損害傷及齒槽骨的病人,還是得利用傳統手術,整平骨頭凹凸不平的表面,讓細菌不易聚集,也加速囊袋的癒合。

這絕對是不可行的。陳柏堅比喻,牙周病也是慢性疾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一旦罹病,經過治療,只能控制疾病不能治癒疾病,而且在治療之後,還必須做好完善的維護,才能保持健康、不發病的狀況。

所以醫師們纔會苦口婆心地勸導,平時潔牙不徹底,會枉費牙周病的治療,並增加復發機率。爲了避免重蹈覆徹,「確定病人口腔衛生能做得好,再做治療,」馬偕醫院牙周病科資深主治醫師陳立盛提醒,清潔做得好,一次療程就可,不要再給自己第二次療程的機會。

除了牙周病患應按醫師的建議定時回診洗牙外,一般人可每半年找牙醫師做一次專業清洗。

牙周病專科醫師陳柏堅解釋,每半年報到一次的目的,除了徹底清潔外,還包括檢查蛀牙、牙肉發炎,以及檢查刷牙方式是否正確。牙醫師若是發現有病變,會做治療,並且清除牙菌斑。無論如何,恆齒一生只長一次,必須好好珍惜,萬一掉了就永遠不再來,而且真牙永遠比假牙好用。

(From 康健特刊《好牙.好健康》)

延伸閱讀:

保溫瓶裝7分滿就好!用錯更傷身

你有洗對過嗎?保溫瓶原來要這樣清洗

「水果水」排毒又減肥 真的嗎?

帶水壺,4大NG做法不要犯

譚敦慈:這樣喝水不喝毒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