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也向往名利?“隱士”也有煙火氣,帶你走進不一樣的陶淵明
作爲中國隱士之宗,陶淵明以一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爲大衆所知曉。後世的人們大多歌頌陶淵明的隱逸情懷和閒適曠達的胸襟在隱士的生活中感受生活所帶來他的本真的美好,但是人們卻往往忽略這樣的陶淵明隱士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或者說真正的隱士陶淵明是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品性嗎?當然不是,陶淵明在最開始其實也是有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的。
能夠擺脫世間紛擾,真正的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與人類社會相隔絕,是魏晉時期衆多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他們甚至把心神的超然無累作爲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魏晉時期隱士,隱逸生活就成了一個時尚,人們喜歡並追崇那些隱士,反而厭惡那些爲了俗世而不得不入世的人,但陶淵明不一樣,他的歸隱,古往今來有衆多的說法。
起初,陶淵明對於功名利祿保持追求的態度,陶淵明並不是像詩中所描繪的那樣,真正的能夠每日都做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超脫,悠閒的人生生活,大多數情況下,他還是需要面對人生和生活的難題。其中困擾最多的莫過於貧富之間的現實難題。我們現在多推崇陶淵明身上體現出的灑脫飄逸的一面,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不瞭解陶淵明的一生過的也是小心翼翼,勤奮刻苦。之所以說勤奮刻苦,通過陶公寫的詩就可以看出來,他並不是一個擅長田作的人,他種的田地“草盛豆苗稀”,這還是在他辛勤勞作的情況下,還表現出如此一副貧瘠的狀態。他“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樣辛勤的勞作,卻沒有換來豐收的果實,反而是“草盛豆苗稀”,由此可見,勞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陶淵明在勞作的過程中也並非是豐衣足食。
在歸隱之前,他對功名是嚮往的,他曾在《讀山海經十三首》中表達,對於悲劇英雄壯志難酬的哀婉和嘆息,直接書寫了對於英雄壯志壯舉的讚美之情。在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詩人對於功名的嚮往。那麼爲何陶淵明會選擇歸隱山林成爲一名隱士呢?他的歸隱要從多方面說起。
首先是他本人的性格因素,陶淵明從年少的時候他是沉默寡言的,對於名利雖然有嚮往,但是並不是如此的渴望,因此在後人對他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整個人的性格是“嫺靜少言,不慕榮利”。再次是他在日後從官的過程中,不堪忍受門閥制度的壓迫,在忍受壓迫的過程中,讓他感受到無比的束縛和不自由,這極大的限制了他的發展,因此在這樣的環境束縛下,他最終選擇了歸隱。
而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這樣的亂世中爲了躲避禍患,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妻兒的安全,因此選擇了歸隱,他曾在很多詩篇作品中直言自己只願保全妻兒之間的安全,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因此選擇避世。他自己曾在《雜詩》其四中說:“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在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詩人爲了能夠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爲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犧牲。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陶淵明歸隱山林,他討厭的並不是建立出來的新朝代,而是當時對於朝廷上的諸多制度和社會中的諸多虛僞的一種厭惡,他歸隱山林也不是爲了對於東晉王朝盡忠,而是爲了能夠將已經快要消逝的人世間本身的風氣的一種呼喚,他並不是說要通過歸隱山林向當時的人和後人,陳列出對於東晉王朝的朝代風格和復興品,而是爲了能夠通過復得返自然,這一存在方式來展現人內心所展現和蘊含的本真。
我們講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促使他歸隱的原因,是爲了保全妻兒的安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陶淵明的妻子和兒子,陶淵明的曾祖父父親外祖父都具有名士風流,積極進取,對待事物都具有淡泊名利的品質,而陶淵明本身也具有讀書的潛質,擁有着極高的藝術才華和藝術潛能,但是他的兒子卻讓人難以預料。陶淵明一共有五個兒子,他的五個兒子性格都比較愚笨,陶淵明曾經想要兒子們來讀書,通過讀書來充實自己,但是事與願違,他的五個兒子對於讀書都不喜愛,甚至可以說是對於讀書都不擅長,他曾在一篇詩篇中直接描寫了自己兒子的狀況。他是這樣寫的: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在這裡我們可以直接看出陶淵明的這五個兒子確實相對於於常人來說,智力相比較而言發展比較緩慢。但是陶淵明對於他們是無比關愛和喜愛的。
他對於子女的慈愛是非常感人的,兒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對於兒子就充滿了期待,對於兒子的生活和成長更是“溫恭朝夕,念茲在茲”,這無疑是一個充滿父愛的慈祥的形象,由此可見,陶淵明歸隱並不是與人世間所隔絕開來相反,他身上所帶有的那種煙火氣息反而更能體現一個隱逸的名士對於人世間的態度。正是因爲經歷過對於人世間人際社會的失望,所以他才逐漸成長爲一個真正的歸隱山林的名士,但是他內心對於情感的本真追求沒有泯滅,他依舊會擁有常人所有的情感,他愛自己的妻子,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對人際關係的超越與關懷,由此可見,陶淵明是當之無愧的隱逸名師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