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移植中國製度、文化 漢人入臺成主體

臺南市鹿耳門天后宮,曾在文化季的活動中,演出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登陸鹿耳門故事。(本報系資料照片)

鄭成功、鄭經鄭克塽三代的政權維繫了二十三年,他們奉明朝正朔,積極招徠沿海漢人,將中國制度、文化移植到臺灣來,並在臺創置行政制度、屯墾、興學,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此時漢人的人數也不過跟原住民平分秋色,但他們成功地引導臺灣發展爲以漢人爲主體的漢人社會

同治十年(1871),陳星聚在仙遊縣任上尚不滿二年,又被福建藩臺委署爲福州府古田縣知縣,這是他任官八年中調換的第五個縣令

百餘年後仍流芳人間

陳星聚一向辦事積極,尤其與百姓利害相關的事,更是刻不容緩。古田縣是因爲位於閩江支流的古田溪畔而得名,縣內山巒疊障,林相優美,間有溪流縱橫其間,不僅風景宜人,物產亦十分富饒。但位處古田縣東部的大東鄉,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許多官員從未到過該處,大東鄉民便經常欠稅不繳,地方官礙於道路崎嶇難行,追討不易,也就不了了之,漸漸地大東鄉民就習以爲常。

陳星聚上任後,爲了徵收賦稅,不畏路途險阻,輕騎入山,一方面爲百姓除強扶弱,斷結詞訟,另一方面爲教化地方,親自爲諸生講論文字,勸善戒惡,陳星聚的作爲讓鄉民大爲感動,從此鄉俗大變,碰到朝廷徵收稅賦,鄉民皆自封投櫃,沒有一家拖欠。

另外水口鄉地處溪水上游,面山背水,土地貧瘠,居民素來靠種樹爲生,但是他們的土地,卻被鄰近的閩清縣土豪劣紳強佔,以致於百姓失去了賴以種植的土地,無法維生,陳星聚知道後,除了親赴現場勘察,並且多次與閩清縣令協商,因爲事涉兩縣,官與官間的洽談並不容易,既要據理力爭,又不能讓閩清縣令有越俎代庖的惡感,這中間的分寸拿捏,自然是要十分謹慎。陳星聚一心爲民,終究將這個問題解決,爲水口鄉民爭回土地,百姓感恩戴德,無以爲報,特別爲他修建「生祠立廟祝禱,這已是陳星聚在閩省爲官數年中,第二度被當地百姓立「生祠」供奉,可見在百姓心中,他的確是位難得一見的好官。

水口鄉過去也有一位頗有功績的縣令陳清端,百姓同樣也爲他建生祠,至此,百姓便將二座陳姓父母官的生祠合稱爲「二陳祠」,並立碑爲記。時光荏苒,風雨無情,二陳祠的碑文經過一百多年早已漶漫模糊。二○一六年,中國在閩江建閘,二陳祠原址爲水淹沒,當地百姓特將二陳祠碑記敬慎地移至水口鄉村南半山腰處,並另立移碑記,記述百餘年前爲鄉民盡心盡力的二陳事蹟以及移碑經過,陳星聚或許從未逆料前後不滿二年的施政,百餘年後尚能流芳人間,成爲百姓心中足堪追紀的典範。

中國官場素來有些劣習,其中之一就是貪污,陳星聚甫至古田縣時,發現負責徵收百姓糧食的糧胥,與包稅的地方豪紳勾結,上下其手,以不實的官斛,多收百姓的糧食,然後再坐地分贓,中飽私囊,又將所獲的不義之財用來放貸,賺取高利,讓貧苦無助的百姓雪上加霜,哀哀無告。陳星聚明察暗訪,多方蒐集證據,罪證確鑿後,將這些貪污與放貸的胥吏一網打盡,嚴加懲治,從此積弊盡除,再無胥吏敢違法犯紀

身居官場,官與吏本是一家,都是爲民領政,爲民服務,陳星聚爲維護百姓權益,不惜官與吏鬥,足見他自己杜絕貪污之外,也絕不寬縱他的屬下,才能再三贏得百姓愛戴。

陳星聚履新古田縣的這年(同治十年),正逢朝廷計典,也就是上級主官要爲各地下級官員做一考覈,上報朝廷,陳新聚雖甫接新職,但短短數月,政績卓異,他的評語爲「潔己愛民,實心任事」,閩浙總督、福建巡撫聯袂舉薦他補任淡水同知一職。

臺灣在明末以前,「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到處可見梅花鹿覓食在山嶺草埔間,島上散居着南島語系各族的土着民族,漢人稱之爲「番」,今日我們稱爲「原住民」,他們每個「社」各有自己的地盤,但卻無統一的政權或類似國家的組織。當時漢人雖也偶爾來臺,或經商、或當海盜,但人數甚少。

十七世紀,歐洲各國經由海洋開始在全世界搶佔經濟資源與利益,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爲求擴展遠東地區的貿易,積極地在中國沿海尋找能夠停泊船隻的貿易根據地與中途站。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從大員(臺南安平)登臺,並定居該地,一六二七年建造了熱蘭遮城,做爲貿易與居住的中心。

兩年後,西班牙人也從北部的三貂角登臺,並且先後在雞籠、淡水建造了紅毛城,做爲商務與居住之用。這兩國爲了海權和貿易上的競爭,都不希望對方和自己共治臺灣。一六四二年,荷蘭人趁西班牙調撤人力之際,派軍攻打他們在臺灣北部的基地,西人不敵,退出臺灣,臺灣全島成爲荷蘭人的勢力範圍。

荷蘭人統轄臺灣前後共三十九年,但實際控制和開拓的是以大員爲中心的附近區域,也就是今日臺南和附近地區,此時臺灣中、北和東部還談不上什麼開發。他們爲了種植稻米和蔗糖的需要,招募了一批中國沿海的漢民入臺,此時漢人在臺灣,依舊人數寡少,但局部的漢人社會已經開始形成。

漢人大規模移民入臺是鄭成功帶來的。西元一六六二年,鄭成功爲了尋找反清復明的基地,從家鄉福建帶領數萬民漢人入臺。經過近一年的爭戰,驅逐了在臺的荷蘭人,這也是漢人在臺設置治理機構的開始,他將漢人的政治模式帶入臺灣,用漢人的思維方式去建置行政區劃來統兵治民,此時的漢人人數雖然仍較原住民爲少,但在武力上是強者,在政權上也成爲統治者。

鄭成功、鄭經、鄭克塽三代的政權僅維繫了二十三年,他們奉明朝正朔,積極招徠沿海漢人,將中國的制度、文化移植到臺灣來,並在臺創置行政制度、屯墾、興學,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此時漢人的人數也不過跟原住民平分秋色,但他們成功地引導臺灣發展爲以漢人爲主體的漢人社會。

區劃增添 臺北設府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下臺灣,第二年,將臺灣正式納入版圖,行政區劃上設臺灣府(府衙在臺南),領檯灣(今安平)、鳳山、諸羅三縣,澎湖設巡檢,置臺廈兵備道及總兵,隸屬福建省,將臺灣與大陸劃爲同一個行政區。從行政區的設置上看得出來,此時臺灣的發展,重心仍舊在以臺南爲主的南部地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