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宣傳隊「快板書」受青睞──一個紅衛兵的真實人生(十九)

濟南工作人員在展示一本經典糧票珍藏冊。(新華社資料照片)

「我家定量糧食不夠吃,兩個弟弟特能吃。」

「男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沒肉吃,油水少,當然吃得多。」奶奶嘆了口氣。

大家都挑肥肉

一九五三年,中央政府頒佈《關於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全國開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五四年又實行了食油定量制度。

五五年八月國務院下達《關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這一年的十一月正式在全國使用糧票,油票布票肉票也隨之出現。

從此,城市人口按照重體力、輕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者學生,居民等以及各年齡段的兒童進行分類,各自有不同的糧食定量和粗糧、大米、麪粉的比例。

每個月人們所得的糧票是有限額的:中學生男生三十四斤、女生三十二斤。三歲以下兒童九斤。三歲以上到上中學前,每年按年齡逐漸增加定量。成人則根據工作分類,沒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婦女只有二十五斤,重體力勞動者四十五斤,煤礦工人享受最高定量五十七斤。其他工作的是二十八斤。這裡麪包含有十五斤半面票、五斤半的米票和七斤粗糧票。在糧店裡憑糧票買糧,麪票只能用來買面,米票只能買米,粗糧票只能買粗糧。

肉、蛋、白糖、食用油等也實行憑票定量供應。糖、油、肉每月每人半斤。工業品的百分之六十八、副食品的百分之九十都憑票限量供應。去市場選肉,大家都挑肥肉買,因爲回家能再榨點兒豬油改善伙食。

鳳新,我們家每個月的半斤澱粉用不完,以後給你帶回去。」奶奶望着吃得正香的鳳新說。

「謝謝奶奶!」鳳新高興地笑了,雙手放在吃得略鼓起來的肚子上接着說:「奶奶,我今天吃超標啦!」

「爲什麼?」

毛主席說:節約糧食問題,要十分抓緊。按人定量,忙時多吃,閒時半乾半稀,雜以番薯、青菜、蘿蔔、瓜豆、芋頭之類。我現在是閒時,可卻吃了四個大包子!」

「哈哈……」京峽大笑道:「你可真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語錄的典範呀!」奶奶沒有笑,只是搖搖頭。

「對了,鳳新,我可以問問小笛和其他女生,看誰家裡有多餘的澱粉,都可以貢獻給你。」

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

七月份期末考試一結束,學校就宣佈,暑假期間全校師生將下鄉參加夏收勞動。地點是順義縣張喜莊公社文化營大隊,時間爲三週。

京峽班上的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直蹦高,大家從來沒去過農村,也沒有這樣長時間的離開過家,學生們視它爲一件人生大事

每個同學交上五元錢,二十斤糧票作爲伙食費。臨行前,老師先教給學生怎樣打揹包。這點小意思,難不住他們,沒學一會兒,就打得像模像樣。

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一一○中學的學生們聚集在學校操場。京峽,鳳新和小笛站在人羣中,興奮快樂的臉上泛着紅光。

「你的揹包帶是解放軍用的!」鳳新撫摸着京峽捆揹包的帶子,眼裡流露出羨慕的神色。

「是我爸的。」京峽感到自豪。

「小笛,你打的揹包真好看,有棱有角的。」京峽欣賞着小笛肩上的揹包。一塊淺藍色塑膠布把薄被及放在裡面的換洗衣服裹得平平整整,一根白色的粗帶子將揹包打成勻稱的三橫兩豎,一隻用線繩網兜裝着的淡藍色臉盆掛在它的後面。揹包左側吊着一個搪瓷杯和軍綠色水壺,右側是一個布挎包,挎包的帶子上綁着一條用來擦汗的白毛巾和說「快板書」用的兩片大竹板和五片小竹板。脖子上掛着一個印有毛澤東頭像的塑膠小紅包,裡面裝的肯定是小「紅寶書」。

「快板書」是一種民間口頭演唱藝術,根據民間藝人傳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過去當藝人們沿街賣藝時,經常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隨編隨唱。解放戰爭時,士兵在行軍途中,編演了許多即興快板作品,用來鼓舞士氣。

演唱者具有隨機應變看見什麼唱什麼的特點。一九五三年,天津快板書演員李潤傑,在民間口頭演唱藝術的基礎上,創造了「快板書」這一藝術形式。文革開始後,這種簡單易學的演唱藝術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演出時頗受青睞。

「怎麼,你在行軍路上還要表演嗎?」京峽拿起小笛挎包上的小竹板兒試着打。

「這是我們宣傳隊的任務,爲大家鼓勁呀!」

「同學們,現在開始整隊出發!」大喇叭裡傳來軍宣隊長的聲音。

於是各班站成一個方隊,全校師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走出校門,迎着朝陽向東北郊農村挺進。

一開始隊伍排得還算整齊,同學們情緒高漲邊走邊唱,嘹亮的歌聲公里外都能聽見。

七月的北京,一到中午便驕陽似火,大家已經在路上走了三個多小時。隊伍逐漸變得稀稀散散,間距不等。

「還有多遠呀?我水壺裡的水都喝光了!」不到十三歲的京峽滿臉是汗,帶着哭腔說。

「我這裡還有些水先拿去喝,一會兒路過村莊時,我們會在那裡休整。」不知什麼時候,教語文的汪老師突然出現在京峽身後。「咦,汪老師,您什麼時候趕上來的?」京峽扭過頭,見汪老師手裡拄着一隻柺杖,頭頂上佈滿汗珠,短袖襯衫已經溼透。

「我剛剛路過你們班,要加把勁兒啊!」汪老師說着,取下他肩上的水壺遞給京峽。

「還得走多長時間呀?」

「剛走了一半,估計還有三個多小時。」

京峽一聽汪老師的答覆,眼淚差點掉下來,她實在走不動了。

忽然,一陣響亮的快板聲傳來,接着小笛那清脆圓潤的嗓音飄然入耳: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京峽看見小笛和宣傳隊的幾個女生正站在路邊,手裡打着竹板,說唱毛澤東詩詞給大家鼓勁。

「小笛能堅持,我也能。」京峽暗暗給自己打氣,一瘸一拐的緊跟着隊伍。

文化營大隊的院落終於進入眼簾。這時,歌聲又高昂了起來,同學們雄赳赳、氣昂昂地開進村莊。

進村後,擔任連副指導員的同學宣讀了學生們分派到各老鄉家住宿名單。她先念學生的名字,然後讀出接待他們的農民名字。京峽、鳳新、林楠楊潔四個女孩子被分在一起。小笛同宣傳隊的女生住在一起,便於排練節目。當副指導員念道京峽她們的房東李永剛的名字時,一個身材矮小的男人舉起手來,高聲道:「在這兒!」(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