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豐/年輕人該學習黃花崗精神?先複習歷史吧!

▲329的由來,是因國民黨認爲黃花崗烈士事蹟更勝54運動,所以定此日爲青年節。圖爲黃花崗72烈士墓(圖/記者張一中攝)

文/藍弋豐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抱怨現在年輕人都只記得228,卻不記得329。所謂的329,指的是孫文在清末辛亥年最後一次的起義,也就是黃花崗之役。事實上此役發生的時間是4月27日,但舊曆上爲3月29日,所以成了329。即便前國民黨立委趙麗雲曾要求將之「正名」爲427,不過,洪秀柱仍強調329,顯然她自己也不記得黃花崗之役了。

老實說,洪秀柱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若大家成天提起黃花崗之役,我想最該忘記的,應該是國民黨自己。不過既然黨主席都這樣要求了,那咱們就來複習一下黃花崗之役的前因後果。

要說黃花崗,得先從「紅花崗」說起。話說,1911年4月8日,孫文策畫黃花崗起義的同時,同盟會成員溫生才突然在起義前夕腦袋發熱,進行一起「孤狼式」的恐怖攻擊暗殺活動。他埋伏在茶館,準備暗殺廣東艦隊的水師提督李準,這個暗殺時機可說是相當無腦,暗殺對象也讓人昏倒。

怎麼說呢?中國大陸現正爲了南海主權費盡思量,動用大批資源填海造島、佈置軍事。其實清末時期,李準已率艦巡查東沙羣島和西沙羣島宣示主權,並着有《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現今更成了中國大陸頻頻拿來伸張主權的歷史證物。爲紀念李準的功績,今日的南沙羣島還有以他命名的李準灘。另外,就在辛亥年稍晚的武昌起義中,以往鎮壓革命最賣力的李準,竟因支持廣東獨立脫離清廷,成了廣東響應的重要人物,更率部迎接胡漢民前往廣州就任都督。如果溫生才真把李準暗殺了,不僅殺了國之功臣,搞不好還抹殺了民國後國民黨在廣東的立足之地。

然溫生才並非單一案件。清末革命黨暗殺的對象,往往是對國家有貢獻的官員,而非貪官污吏,因爲他們認爲,殺掉好的官員、留下壞官員對革命才更有利,至於對國家和百姓更不利的那些官兒,他們纔不管。總之,溫生才趁儀仗隊伍靠近時拿槍胡亂開,結果沒打死李準倒誤殺了廣州將軍孚琦,於是被捕處決。他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但這起案件卻導致廣州戒嚴,讓整個黃花崗起義計劃陷入先天不良的危機。有這種朋友,誰還需要敵人?就算後來,溫生才仍被「封」爲「紅花崗四烈士」之一。

▲紅花崗四烈士墓位於廣州,這四烈士是指:溫生才、林冠慈、鍾明光和陳敬嶽。(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而孫文的黃花崗起義計劃,一如往常「十分浪漫」。他認定,廣州新軍一定會倒戈(其實完全沒有),於是洋洋灑灑列出十路大軍,預計攻佔廣州後再分兩路:一路挺進湖南、一路進入江西,最後會師南京揮兵北伐……這個異想天開的發夢計劃來到黃興手中,總算變得務實些。他改以兵分四路僅攻廣州,即使如此,仍發生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爲政的問題,導致最後一敗塗地。因爲四路當中姚雨平所率領的這一路沒有槍械根本無法出發,而另外兩路最後也沒有會合,整晚,僅黃興這一路共120人真的有在作戰,遂成了一起自殺的「恐怖攻擊」。

來到兩廣督署,擊潰督署衛隊後的黃興,發現總督早就轉移陣地,於是他放火後從東門殺出,沒想到一頭撞上趕來平亂的李準親兵大隊,雙方人馬展開激戰,黃興最後雖突圍而出,但右手中彈、打傷二指,只好截肢。而黃興不顧人數所剩不多,竟決定再兵分三路:派一路接應新軍(但新軍根本不爲所動),再派另一路攻佔督練公所(這路的革命志士最後被包圍,突圍時多人被捕),而黃興自己則率領10人和巡防營接應。沒想到碰上巡防營時,黃興竟下令攻擊對方,成了一場自相殘殺的混戰。最後,黃興所率領的10個人在這場混戰中死的死、逃的逃,僅剩黃興一人躲入民宅變裝後溜走,也因此當趙聲與胡漢民抵達要與黃興會合時,發現他已敗逃,兩人只好不戰而走。

至此,整個黃花崗起義就這麼毫無意義的失敗了,且僅換來孫文的一句:「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孫文很擅長往自己臉上貼金,他認爲這次愚蠢的失敗,還是有精神上的勝利,更因爲黃花崗之役的慘烈犧牲,讓「人心乃大興奮」,才能促成武昌起義,所以,黃花崗之役跟武昌一樣有價值!

「人心乃大興奮」?真是胡謅一通。黃花崗慘敗後,孫文的手下大將趙聲因憂憤成疾去世,胡漢民則避不出戶,而心灰意冷、覺得大勢已去的黃興,甚至想當自殺炸彈客一死了之。就連身爲孫文的左右手汪精衛都認爲組織即將瓦解,選擇到北京當自殺炸彈客刺殺攝政王載灃,可沒想到連這都做不好,最後失風被捕。這是孫文愛將們的下場,一點都看不出有「滿滿的大興奮」。

而孫文呢?他自己則溜回美國,卻面臨一堆華僑向他討債。他先前發行「革命股券」,又把各地致公堂會所抵押給銀行,好不容易纔籌到黃花崗起義的款項,現在全部泡湯,他只能一邊躲債、一邊想辦法重新籌款。

▲豎立在湖南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上的銅像,是爲了紀念黃花崗之役有功的「八指將軍」黃興。(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至於武昌起義又是如何促成的?這恐怕和黃花崗起義一樣純屬阿Q

武昌起義後,黃興趕往武昌協助黎元洪,並擔任戰時總司令。他在都督府廣場,向現場約400多位的湖北陸軍第三中學和南京陸軍第四中學的學生演講完後舉手敬禮,所有人看見他僅剩的三根手指全都感到疑惑。那時沒有電視轉播也沒有網路直播,甚至連全國性報紙都沒有(就算有報紙當時全中國大多數人是文盲),這羣聽講者雖都是知識青年,卻連黃興爲何少了手指都不曉得,那就更不用說一般人怎會知道了。所以,黃花崗起義不可能對他們產生任何影響力,因爲,他們根本不知情。

其實,武昌起義的真正成因,孫文曾在《建國方略》之一、《孫文學說》第八章中誠實道出:「乃此小部分以機關破壞而自危,決冒險以圖功,成敗在所不計,初不意一擊於中也。」辛亥年,黃花崗起義慘敗的同一年,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等人於1911年7月組織中部同盟會,另立黨中央。於此之前,孫文已和東京同盟會總部互不往來,同盟會至此已分爲三部,彼此不相隸屬。1911年9月14日,華中革命組織共進社文學社召開第三次合作會議,會上兩個團體彼此謙讓起義領導人,於是居正建議邀請中部同盟會的宋教仁、譚人鳳等人來武漢主持,這就是所謂的「同盟會會員譚人鳳促成兩會合並」。

兩會合並後,受到四川保路運動的鼓舞,武昌起義於9月24日集會,並計劃於10月6日中秋節起義。就在當天晚上,共進會成員、新軍士兵孟華臣爲歡送同僚退伍,飲酒作樂後竟演變成搶軍械、砸營部,於是,湖廣總督瑞澂下令中秋節不得放假且全城戒嚴,使得武昌起義無法在中秋節執行。

屋漏偏逢連夜雨。先前提到,汪精衛搶當自殺炸彈客卻失敗收場,當初他北上經過漢口時,留了一小部分的炸藥在漢口的俄國租界。10月9日晚上,孫武想用來做幾個炸彈,沒想到卻意外引爆,爆炸聲響吸引俄國租界的警察前來關切,使其意外破獲革命基地,並搜到革命黨人名冊與起義文告,這也讓瑞澂立即下令關閉城門,搜捕革命黨人。當時全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文學社社長蔣翊武決定發動緊急起義,但還沒來得及動員,文學社總部就先被破獲,雖蔣翊武勉強逃脫,但幹部約30幾人被捕。至此,文學社、共進會高層幾乎全數被逮,而他們計劃中的武昌起義也跟着一敗塗地。

事實上瑞澂這時犯下一個大錯,促使武昌起義成功。他在10月10日白天公開處決3名革命幹部本想立威,卻讓所有革命黨名冊上的士兵人人自危,擔心瑞澂會一網打盡,迫不得已下當晚只好匆促發動「絕望的兵變」,而這也就是孫文所說的「小部分以機關破壞而自危,決冒險以圖功」的孤注一擲。本沒想到武昌起義會成功,因爲「成敗在所不計」,可卻「成於意外」。

▲孫文立像,位於武漢紀念武昌起義的「首義廣場」。背後是武昌起義次日建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上述種種,國民黨自己應該最清楚。但隨着孫文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中的自欺欺人,加上1943年中國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爲了跟當時中共所紀念的54青年節分庭抗禮,所以認定黃花崗之役的慘敗其實是「精神勝利」,更勝過五四運動,於是把青年節定爲329。1948年,蔣介石更進一步公佈329爲革命先烈紀念日與中華民國春殤;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則在1949年,將青年節定於54。

此外,國民黨還把《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收進國文課本中,逼迫臺灣人通通都要看孫文的臉上貼金,至於黃花崗的真正過程是什麼,那就「說好不提」了。所以,要談年輕人怎都忘了黃花崗之役?恐怕洪秀柱得先問問國民黨究竟怎麼編造「黨版歷史」的。

說起來,或許洪秀柱的感嘆也有點道理。回想讓國民黨政權動搖的關鍵:318太陽花學運,若當時的青年通通具有「黃花崗精神」,先學習溫生才攻擊日後的盟友,讓政府有所警覺,然後「四路響應,一路到場」,而且不只攻佔行政院,同樣胡亂分兵成好幾路挺進,還跟自己人打起來,若是這樣的話,國民黨應仍政權在握吧!

黃花崗起義,怎麼看都是經典的負面教材,當中犯下任何一個錯誤都足以造成失敗,更別說最後全部錯誤都犯了。然現今在野的國民黨,卻想努力學習黃花崗精神,若真如此,也只有祝福他們了。

好文推薦

藍弋豐/羅根不只在電影裡,也在臺灣

藍弋豐/放生=買贖罪?

藍弋豐/認清吧!勤,只會更拙

藍弋豐/50博士派矽谷Vs.清末五大臣出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藍弋豐,臺大醫學系畢業,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