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式早午餐!乾麪配餛飩湯 魯肉飯搭豬肝湯

早期的基隆舶來品的第一線,像咖啡這樣的時髦玩意兒,也從港邊開始。「孝三這條路的飲食都很接近碼頭文化的生態,重疊性不高,我最喜歡的早餐就是三角窗面擔。」「金豆咖啡」老闆王鴻麟一邊用賽風壺煮了一杯耶加雪非,一邊說。

圖文/鏡週刊

他的咖啡技術,都是老爸教的。從31號橋下的3張桌子,一杯賽風咖啡35元開始,初代老闆王國生25年前開了金豆本店,每天早上6點開賣,剛好接上崁仔頂收市魚販們、工人們休息正好來喝一杯咖啡,一路開到晚上9點。

現在的「金豆咖啡品味迴廊」以1樓的咖啡廳爲基地,2樓的空間則是推廣在地藝文的展覽平臺。「開店就是個客廳的概念,當初,我爸也不希望我接,因爲他看到城市的沒落。」臺北光環太大,當人口不斷搬離流失,王鴻麟和太太也曾想過離開這個城市,終究還是因着這棟美麗巴洛克老建築而回頭。金豆咖啡跨代見證了港區風華與沒落。

即使有早餐店,多數基隆人最標準的早餐配備,依然是一碗乾麪、一碗餛飩湯,孝三路上的「三角窗面擔」就是這樣低調又安妥的存在。一口爐只賣面與湯,連小菜都沒有,最複雜就是加顆蛋包,屹立62年,現在掌杓年輕人已是第三代。

「基隆人很重視湯,因爲氣候溼冷,而且麪食都很素,如果湯頭做不好店就活不下去。」鄭順聰說。不像我們臺南乾麪總配肉臊,基隆式的乾麪上頭只有燙豆芽,再澆上自家煉的油蔥白淨得不可思議,但你一拌開,香味就被解鎖。遇熱的油蔥,誘人氣息不斷竄上鼻腔,再加幾滴獨門辣醬,辛中帶甘的後韻配上手工面的勁道,這面就像摻了罌粟逼人完食。純肉餛飩小小顆,咬開卻是鮮美飽滿。

「我們不買絞肉,都是上市場買肉自己回來處理,一顆顆手工包。」老闆娘說。清晨6點,已經有顧客等着開鍋,大家不分親疏,拉了板凳坐一桌,不約而同加辣醬、一口面再一口湯,呼嚕嚕吃完抹嘴走人,這就是基隆人對早餐的膜拜儀式了。

而當我們走過一間滿座店面,卻連個招牌都沒看見,「老闆,豬肝湯、綜合湯、小滷。」客人點餐,綁着頭巾的老闆表情冷冷,但竈上的雪平鍋燒得火熱,一鍋就是一碗,現點現做急不得。豬肝、豬腸豬肚、蚵仔,加上白菜、灑上薑絲,澎湃到讓人眼睛發直。

嚐了才知道老闆的心思細膩,這裡湯頭清淡不加沙茶,而是用薑絲的辣吊滋味內臟處理得十分乾淨,火候控制精準,豬肝粉嫩,大腸Q軟而不韌,蘸店家辣椒醬油,配上一碗有中藥香的魯肉飯,連午餐一起解決了。

更多鏡週刊報導【孝三路美食】基隆人的氣力 就在孝三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