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PP借貸監管亟待加強
近期有媒體調查發現,不少社交、出行、生活服務類APP存在與自身主要業務毫不相干的借貸功能,並以低息、紅包等作爲噱頭引導用戶開戶。APP“借錢”滿天飛背後的金融風險不容小覷。
部分APP中的借貸功能以低息爲噱頭吸引用戶,但實際上卻埋着高息的“深坑”,其綜合年化利率水平高得嚇人。而且,一些APP平臺採用誘導的方式推廣借貸功能,一些風險意識不足、消費自控力較差的人就存在過度借貸的可能,由此給一些承貸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釀成悲劇。此外,借貸功能還極易侵害用戶個人信息安全。有關部門此前曾通報指出,84款APP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其中半數以上都具備金融功能,這些APP存在非法獲取、超範圍收集、過度索權等侵害個人信息的問題。
有鑑於此,對APP借貸監管亟待加強。一方面,應持續加強對手機APP開設借貸功能現象的監管,從嚴管理權限入口關,作出更加精準的規範約束。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有關平臺的指導,在對用戶的申請審覈、貸款用途和流向的監管上更加嚴格。同時,行業監管部門要定期在校園、社區等場所開展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培養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養,增強抵抗金融風險的意識,避免被所謂的“輕鬆借錢”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