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變愛吃鬼又厭倦不想動? 原來是「冬季憂鬱症」作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寒冷的冬天,很多人覺得自己好像變成愛吃鬼,食慾比夏天增加不少,吃完正餐又想再吃零食,同時整個人也變得特別不想動,很懶散,甚至容易感到疲倦、打瞌睡。專家說,這個現象稱爲「季節性情緒失調」。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引述營養師吳耀芬指出,外國不少研究顯示,天氣冷對食量沒有直接影響,但因爲冬天日照短,很容易讓人覺得憂鬱,所以會吃更多東西讓自己開心,失去體重管理的意識。吳耀芬說,這個現象稱爲「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又稱爲「冬季憂鬱症」。
報導也引述心理學家陳志豪表示,冬天想吃東西只是一個藉口,因爲寒冷而多吃是一個錯誤觀念,進食和情緒是有聯繫的,冬天不開心很正常,因爲大家不會常常做運動,運動就會讓人開心,絕對不是說天氣寒冷而要進食。
▲冬天寒冷、日照短,不少人都會覺得心情不好。(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另外,很多人在冬天對熱飲欲罷不能,吳耀芬則解釋,喝高糖份的熱飲會讓血糖忽然上升,產生胰島素去壓抑血糖到正常水平,但當壓抑到過低,就會想再吃甜食,情緒也容易波動。
吳耀芬建議,冬天可以多吃維他命B羣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深綠色蔬菜等,B羣可以幫助釋出澱粉質的能量,讓身體有能量。另外,缺鐵會導致貧血,覺得冰冷和疲勞,可以多吃紅肉補充,鐵質有助增加血液容量,也可以增加身體血液流量,讓熱能到達身體各部份。
▲季節性憂鬱症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點。(示意圖/達志影像)
事實上,《ETtoday健康雲》也曾經轉載婦產科醫師趙堅的文章,內容提到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症狀」與一般憂鬱症不同的是,季節性憂鬱症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點,例如秋、冬或梅雨季,症狀包括易怒、疲倦沒有元氣、懶洋洋不想動、睡很多、吃很多,尤其愛好澱粉類食物,造成體重增加。
趙堅指出,季節性憂鬱症各年齡層皆可能罹患,主因來自氣溫下降、日照時間減短的「環境變化」,大腦無法負荷者,退黑激素、神經傳導賀爾蒙等失去平衡,導致促發憂鬱症。趙堅提醒,如果這些症狀若持續超過2周以上,而且影響到個人的工作、學習、社交能力及日常生活,就必須就醫治療。
▲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更容易有「冬季憂鬱症」。(示意圖/達志影像)
另外,大陸湖南《蕭湘晨報》過去引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精神科羅昭平主任指出,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以及平時對寒冷比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患上「冬季憂鬱症」。專家建議,天氣好的週末,多出去曬曬太陽;如果持續陰天,不妨把室內光線適當調亮點,尤其是晚上,不要總在昏暗的光線下待着。另外,運動可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腓肽等「快樂因子」。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