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謀變貨幣政策將有張有弛
中經網 2013-02-26 09:11:47
央行25日繼續進行正回購操作。但是,目前還不能從此舉推斷出貨幣政策轉緊,不過,可以看出央行對流動性的調控正在變化。在下半年通脹可能上升、貨幣政策收緊前,上半年貨幣調控或有張有弛:公開市場操作或通過正、逆回購交替管理流動性;在社會融資規模管理方面,一方面可能會加大對非信貸融資清理,另一方面或繼續拓寬發債渠道。
春節後,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流動性寬鬆超預期;二是房價醞釀新一輪上漲,調控加碼預期強烈。這些情況意味着前期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結束。未來政策何時收緊、收緊力度有多大,主要取決於經濟復甦進程和通脹走勢。
首先,目前,我國經濟今年仍維持弱復甦格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仍需較充裕資金支持。推進城鎮化戰略對資金有長期大量需求。貨幣政策整體以“穩”爲主。由於流動性超預期寬鬆使市場利率下行,預計在短期內央行不必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
其次,央行或通過正、逆回購交替操作管理市場流動性,維持較平穩貨幣市場利率。外匯佔款增長具有不確定性,歐美復甦、美元反彈、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或提前退出可能減緩資本流入我國的壓力甚至使資本流向再度逆轉。短期內公開市場操作將是調節流動性主要工具,在目前外匯流入較多情況下,公開市場可能將適度收緊流動性。
再次,貨幣政策調整重點可能是優化社會融資結構。預計對非信貸融資業務將加強規範。繼續規範銀行理財產品業務。規範資金池將是今年銀行理財產品重點檢查內容。信託、委託、券商資產管理類業務面臨規範。屆時,對非信貸融資業務規範,可能使市場面臨融資結構性、階段性偏緊局面。
必須看到,貨幣政策有“張”亦有“弛”。在通脹上升、貨幣政策收緊前,務必要爲城鎮化建設鋪設好多元化融資渠道。對企業發債提供政策支持、拓寬企業和地方發債渠道是一個現實選擇。
去年以來,企業債券成爲非信貸融資重要渠道。與銀行貸款相比,發行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的公開融資行爲,需要披露信息和獲得相應發債評級,債券價格可及時反映地方財力穩健狀況,既面臨較強的市場約束,也有助於激勵地方政府通過改善當地信用狀況降低融資成本。證監會日前已出臺政策擬調整簡化公開、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審覈流程,取消保薦制和發審委制度改爲備案制(註冊制)。針對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企業債等債券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未來都有進一步的擴展空間。
協調推進城鎮化,令推出市政債需求更爲迫切。城鎮化蘊含着巨大內需潛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需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進行大量投資。這類投資有幾個特點:一是資金需求量大;二是建設週期相對較長,投資回收週期往往更長;三是有些投資部分甚至全部體現爲社會效益而非項目本身直接收入效益。
在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以專欄形式提出市政債是城鎮化建設重要融資工具,並引用國際經驗認爲市政債違約風險明顯低於公司債或銀行貸款。央行這一表態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