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服務人民 中共展現制度優越
2018年3月28日,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爲市民辦理業務。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體現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新華社)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最重要的時代命題只有兩個,一是「現代化、怎麼實現現代化」,二是「社會主義、怎麼建設社會主義」。《多維新聞》分析,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政治現代化」的歷史使命是「正本清源」,但絕不是西方輿論與大陸自由派認爲的大陸將重回文革、重回極權。
2012年開啓習近平時代,繼農業、工業、交通、國防後,實現「政治現代化」概念再現,成爲習近平政治藍圖重要構成。但這不是指選舉,用習近平的話,可概括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者指體系、組織、架構;後者指人的能力,都具有現代性。
傳統西方右翼、自由主義政治判斷中,大陸很難被稱爲「政治現代化」──因爲沒有選票、選舉、三權分立、普世價值等。這種「誤解」其實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所說「文明衝突論」在意識形態、政治理念領域的徹底展現。
但這種「制度本位論」有本末倒置之嫌。中國人說「以人爲本」。非洲、東歐、中東、印度推行西方選舉制的結果,並沒有讓基層生活得到基本覆蓋。因此,「現代」的標準,當是政治制度能否爲人民福祉服務。這是超越民主選舉、黨派、意識形態的唯一衡量標準。中共沒有唯「選票」是從,而是將目標毫不猶豫地直接對準「現代化」。身爲威權型政黨的中共,在頂層設計上展現制度的優越。
習近平的「政治現代化」最大挑戰,仍然在於官員能力的現代化。也就是他在2019年下半年提及的「化學反應」。2018年大陸進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今年中劃上階段性句號,在習眼中,意味着「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改造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