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生夢死:世界上最“醉人”的國家大排名
來源:完美旅行
TOP 9:古巴
朗姆酒的原產地就是在古巴共和國,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在市場經濟萎縮的情況下,古巴的“哈瓦那俱樂部”品牌朗姆酒的銷量就以每年13%-14%的速度增長。2008年,總銷量達到了340萬箱(約爲3.3億美元)。每年的朗姆酒大賽幾乎讓全世界的調酒師們趨之若鶩。
朗姆酒其實是古巴人的一種傳統酒 。它在生產中保留的傳統的工藝,並且經過一代一代的相傳,一直保留至今。朗姆酒又稱火酒,它的綽號又叫海盜之酒,因爲過去橫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海盜都喜歡喝朗姆酒。
朗姆酒屬於天然產品,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發酵、蒸餾而成。整個生產過程從對原料的精心挑挑選,隨後生產的酒精蒸餾,甘蔗燒酒的陳釀,把關都極其嚴格。朗姆酒的質量由陳釀時間決定,有一年的,有好幾十年的。生產過程中除去了重質醇,把使人愉悅的酒香給保存了下來。 古巴朗姆酒的歷史,是古巴共和國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朗姆酒可分爲: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強香朗姆酒……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無色的。
但古巴人說的甘蔗燒酒,就是用甘蔗汁釀造的燒酒,在安的列斯羣島,哥倫比亞,洪都拉斯以及墨西哥都生產這種燒酒,都是用製糖甘蔗糖蜜經發酵蒸餾獲得的,所不同的的是古巴朗姆酒清澈透明,具有一股愉悅的香味,是古巴朗姆酒生產過程的一個特色。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朗姆酒飲用知識:
朗姆酒的飲用也是很有趣的。在出產國和地區,人們大多喜歡喝純朗姆酒,不加以調混。實際上這是品嚐朗姆酒最好的作法。而在美國,一般把朗姆酒用來調製雞尾酒。
朗姆酒的用途很多,因爲燒焦的蔗糖有強烈的香味,所以朗姆酒也經常用於在烹飪上製作糕點、糖果、冰淇淋以及法式大菜的調味。除此之外,朗姆酒飲用時還可加冰、加水、加可樂和加熱水。據說用熱水和黑色朗姆酒兌在一起,便是冬天治感冒的特效偏方。在加工菸草時加入朗姆酒可以增加風味。
TOP 8:日本
代表酒類:清酒(SAKE)
日本人把喝酒當成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巴店報到,重大決定不在辦公室裡,而在黃湯下肚的酒店裡。同時誰升誰遷,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巴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後都要盡情在裡面享受夠了,才拖着醉態的步子回家。以這種方式飲酒的日本人是爲了從工作壓力下解脫出來,從中享受酒中的輕鬆灑脫。並且每年成人節(元月15日),日本年滿20週歲的男男女女都穿上華麗莊重的服飾,所謂男着吳服,女穿和服,與三五同齡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後飲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據日本法律規定不到成年不能飲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張飲酒的照片。此節日的程序一直延至今日不改,由此可見清酒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日本清酒是借鑑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據中國史書記載,古時候日本只有“濁酒”,沒有清酒。後來有人在濁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澱,取其清沏的酒液飲用,於是便有了“清酒”之名。公元7世紀中葉之後,朝鮮古國百濟與中國常有來往,併成爲中國文化傳人日本的橋樑。因此,中國用“曲種”釀酒的技術就由百濟人傳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釀酒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奈良縣的三輪神社、京都府的鬆尾神社、梅之宮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著名。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釀酒技術在不同時期的情況。
在日本全國各地都能喝到地道的日本清酒,路邊也有不少小攤位出售清酒、拉麪等小吃,所以幾乎可以隨時隨地享用。更可以再野炊的時候帶上兩瓶,一邊觀賞風景一邊品酒,尤其是坐在櫻花樹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清酒飲用知識:
清酒喝法有兩種,在產品分類上會分熱喝、冷喝清酒兩種,但實際上一般清酒都是可熱可冷飲用的。熱喝是用熱水溫熱,不能煮沸;冷喝是放置冷藏,不可加冰。清酒是種很隨和易飲的酒。說它隨和,是因爲它幾乎與任何食材都能搭配到一起,特別是東方菜餚。這有點像中國的白酒,只是沒那麼高的度數。
TOP 7:墨西哥
代表酒類:龍舌蘭酒(TEQUILA)
龍舌蘭酒又稱“特基拉酒”,是墨西哥的特產,被稱爲墨西哥的靈魂。特基拉其實是龍舌蘭酒一族的頂峰,只有在某些特定地區、使用一種稱爲藍色龍舌蘭草(Blue Agave)的植物做爲原料所製造的此類產品,纔有資格冠上Tequila之名。
特基拉是墨西哥的一個小鎮,此酒以產地得名。特基拉酒有時也被稱爲“龍舌蘭”烈酒,是因爲此酒的原料很特別,以龍舌蘭爲原料。將新鮮的龍舌蘭割下後,浸泡24小時,榨出汁來,汁水加糖發酵兩天至兩天半,然後兩交蒸餾,香氣突出,口味兇烈,然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色澤和口味都 更加醇和,出廠時酒度一般40-50度。
早在西元三世紀時,居住於中美洲地區的印第安文明早已發現發酵釀酒的技術,他們取用生活裡面任何可以得到的糖份來源來造酒,除了他們的主要作物玉米,與當地常見的棕櫚汁之外,含糖份不低又多汁的龍舌蘭,也很自然而然地成爲造酒的原料。以龍舌蘭汁經發酵後製造出來的Pulque酒,經常被用來作爲宗教信仰用途,除了飲用之後可以幫助祭司們與神明的溝通,他們在活人祭獻之前會先讓犧牲者飲用Pulque,使其失去意識或至少降低反抗能力,而方便儀式的進行。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龍舌蘭酒飲用知識:
墨西哥人對特基拉酒情有獨鍾,常淨飲,每當飲酒時,先在手背上倒些海鹽末來吸食,然後用醃漬過的辣椒幹、檸檬幹佐酒,恰似火上加油,美不勝言。特基拉酒常作雞尾酒的酒基。
TOP 6:英國
蘇格蘭著名詩人彭思有句名言“自由與威士忌同在。”真可謂一語出蘇格蘭的酒文化。有品位的男人都拒絕不了“液態黃金”威士忌的誘惑,尤其是蘇格蘭威士忌特有的強勁、濃郁、引人入勝的煙燻泥煤味,那感染力強、極具個性的口感,只要一開始從心底接受它,一輩子都會是蘇格蘭威士忌的信徒。
威士忌這個字來自蘇格蘭古語,意爲生命之水。雖然目前對於威士忌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是較能確定的是,威士忌在蘇格蘭地區的生產已經超過了五百年的歷史,因此一般也就視蘇格蘭地區是所有威士忌的發源地。有關蘇格蘭威士忌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在1494年,當時的修道士約翰.柯爾(John Cor)購買了8篩麥芽,生產出了35箱威士忌。
Bushmill釀酒廠位於愛爾蘭北部沿岸的Antrim市,與蘇格蘭的Kindred半島只有十七英里。實際上,蘇格蘭威士忌的產地堪布爾頓(Camp Belton)距離Bushmill要比在愛拉島上的釀酒廠更近一些。傳說中在愛爾蘭和蘇格蘭赫布里底羣島之間有一個水下長橋,而離Bushkill僅兩英里的阿爾斯特(Ulster)岸邊的巨大玄武岩石堤就是這個長橋的最南端。這個傳說似乎印證了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歷史淵源,當然這也體現在威士忌酒上。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威士忌飲用知識:
威士忌最常規的飲用方法是單飲、加梳打水、加冰。當然也可以拿來調酒,做酒精飲料但不如愛爾蘭威士忌的雞尾酒飲品多。
下面就是幾種經典的威士忌的喝法。在玻璃杯內放入冰塊,分別注入威士忌、幹馬天尼酒和甜馬天尼酒。充分混合後倒入另一個冰凍玻璃杯內。切一片橙子皮在火上烤一下,待散出香味後放入酒中。威士忌碎冰——適量的威士忌,檸檬汁,糖水,蘋果汁,薄荷葉和薑汁啤酒。所有配方一起在波士杯中搖勻(除了薑汁啤酒),濾冰倒入加有碎冰的杯子裡,上面注入薑汁啤酒,薄荷葉做爲裝飾。完美品嚐——適量的威士忌,半杯冰塊。這是適合任何時候飲用的最爲經典的方法。當舌尖被威士忌的醇美感覺和冰塊的絲絲涼意包圍的時候,這份享受可稱爲極致。
TOP 5:俄羅斯
代表酒類:伏特加(VODKA)
俄羅斯以生產“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飲時令喉嚨“燃燒”。俄羅斯人飲酒習慣也是大杯,而且要乾杯,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開後就沒有機會再蓋起來了。
伏特加約14世紀開始成爲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傳說克里姆林宮楚多夫(意爲“奇蹟”)修道院的修士用黑麥、小麥、山泉水釀造出一種“消毒液”,一個修士偷喝了“消毒液”,使之在俄國廣爲流傳,成爲伏特加。但17世紀教會宣佈伏特加爲惡魔的發明,毀掉了與之有關的文件。在1812年,以俄國嚴冬爲舞臺,展開了一場俄法大戰,戰爭以白蘭地酒瓶見底的法軍敗走於伏特加無盡的俄軍而告終。
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製法是將麥芽放入稞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或馬鈴薯中,使其糖化後,再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蒸餾,製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餾酒,再讓蒸餾酒緩慢地通過白樺木炭層,製出來的成品是無色的,這種伏特加是所有酒類中最無雜味的。
俄羅斯人在喝“伏特加”時,必先從喉嚨裡發出“咕嚕”聲,相傳這是彼得大帝留下來的,幾百年已形成傳統。彼得大帝可說是酒國之君,自己愛喝不說,犒賞得力部下,就是請他免費喝酒。彼得大帝的辦法是:在他的下巴蓋一個官印,只要在官印還沒有洗掉之前,仰起下巴,發幾響濃重喉音,就可免費出入任何一家酒店。俄羅斯人這種豪情,別國的人不一定學得好,中國人也比不上。俄國人爲了享受飲酒,什麼也不顧。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伏特加飲用知識:
伏特加地道的喝法,還是純飲和冰鎮後飲用。好的伏特加放入冷凍庫不結冰,所以,箇中好手就喜歡將冰凍過的伏特加用小杯,仰首飲盡。一入口舌喉馬上被冰封,再流入胃部,就如熊熊火焰在燃燒。不能喝的人,最好先做些打底的前置作業,老手會先吃幾片塗過奶油的麪包,讓胃壁有足夠的油脂減緩對酒精的吸收。
TOP 4:法國
代表酒類:香檳(CHAMPAGNE)
相比之下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爲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嘗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法國的香檳是世界聞名的。香檳是爲喜慶準備的,只要遇到喜慶之日,法國人就打開香檳,共同舉杯慶祝。法國甚至有幾個學校專門設置酒類的專業,教人如何搭配酒杯、菜品,如何品嚐酒品等等。
香檳在羅馬凱撒大帝征服高廬時代就有了。早期的香檳是無泡的,現在仍有無泡的香檳酒。不過全世界的人對有泡的香檳是比較熟悉的,其發泡的原因,是由於酒的密封的瓶中有了第二次的發酵之故。精美的法國香檳酒,是用黑、白兩種葡萄混合製成的,葡萄汁要很快的榨出,以免果皮影響了汁的顏色。另外還有玫瑰色香檳和白葡萄香檳,玫瑰色是來自黑葡萄皮囊在酒中的染色,或加入一些紅葡萄桌酒。
真正的香檳酒,只有巴黎東北部的RHEIMS和EPERNAY地方出產。其他國家生產的酒,大都以法國的製造法爲範本,也有以簡化的方法制造的。大多數的香檳酒,味道都不錯,如果在酒會上只重量而不重質,用香檳酒來調些混合飲料。
在過去的100年裡,香檳的名稱被無休止地濫用,美國有上百萬瓶的劣質起泡酒標着“香檳”的字樣。爲保護這個民族驕傲,法國人在全世界打了700多個官司來維護香檳酒名稱的純潔性,目的是爲了讓大家知道——“只有來自法國香檳產區的起泡葡萄酒才能配得起香檳這個名字!”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香檳飲用知識:
香檳酒的味道醇美,適合任何時刻飲用,配任何食物都好;如舉行大的宴會,用香檳比其他混合酒還恰當。在婚禮和受洗儀式上,也適合用來乾杯,它也是第一流的調酒配料,而且價格也不太貴。一般來說,香檳是在餐前飲用的,因爲佐餐的酒一般是葡萄酒。香檳用來佐伴鵝肝醬或甜品。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用它貫穿全餐,但不要與烤肉同用。否則煙味奪走酒味,就浪費了。
香檳開後最好一次喝完,如想留起來,要用特製瓶塞,並放在冷涼的地方。打開過的香檳如氣泡已消失,第二天仍可喝,或用作烹調也好。
TOP 3:中國
代表酒類:黃酒(RICE WINE)
中國古代有月下獨酌;有"醉裡挑燈看劍";有酒後狂草等等不勝枚舉的事情。古人對酒的愛好與今人相同——飲一世還不夠,下世還要努力。中國人喜歡豪飲,酒必大杯,否則不過癮。所以纔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說。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賢"式的喝法。
之所以沒有選擇白酒作爲中國酒的代表,是因爲白酒之根在黃酒,黃酒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據有領先的地位,歷史更爲悠久,也是世界三大釀造酒(即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之一。
黃酒是中國的民族特產,也稱爲米酒,屬於釀造酒,由於其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爲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爲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它是一種以稻米爲原料釀製成的糧食酒。不同於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這1800年的時間。
唐宋時期紹興酒進入到全面發展階段,聲名也隨着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的唱吟廣爲傳播。同時,在當時政府的鼓勵和提倡下,原來已有濃厚基礎的紹興釀酒事業也更爲發達,紹興酒也基本上定型。作爲一種酒中瑰寶,作爲一種國宴專用酒,紹興酒在歷年來國內各種展評中獲得的殊榮更是數不勝數,難以一一例舉。像早在1952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古越龍山”加飯酒就被評爲全國八大名酒之一,獲國家名酒稱號。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黃酒飲用知識:
黃酒的最佳品評溫度是在38℃左右。在黃酒燙熱的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着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脂類芳香物則隨着溫度的升高而蒸騰,從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因此,黃酒燙熱喝是有利於健康的。 黃酒的配餐也十分講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則更可領略黃酒的特有風味,以紹興酒爲例:幹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蜇皮等冷盤;半乾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類。
TOP 2:意大利
代表酒類:葡萄酒
意大利人是一個嗜酒的民族,每一個意大利人幾乎都是鼻子紅紅的,據說與飲酒有關。意大利最盛行的一種酒叫做“維諾”的葡萄酒,盛在大肚細頸的玻璃瓶裡。這種酒顏色紫紅,烈性不大,略帶酸甜,售價不貴,是意大利人的家常飲料,無論中飯晚飯,男人女人,很少不唱酒的。客人來了,也以酒相待。有時候喝咖啡,也在其中摻上一些酒,以增加其香味。
意大利和葡萄酒的關係是緊密而悠久的。古希臘人稱意大利爲Enotria,也就是葡萄酒的土地。這個名字在當今仍然是名副其實的,因爲意大利所屬的每一個大區都生產自己的葡萄酒。葡萄酒是真正聯繫這片土地的字眼。意大利目前的葡萄酒產量已經超過了法國,佔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1/4。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衆說紛紜。但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飲用葡萄酒了。意大利是歐洲最早得到葡萄酒種植技術的國家之一。坎帕尼亞大區,我們最熟悉的是充滿傳奇的龐貝古城,這裡是被嗜酒的古羅馬人稱爲“Campania Felix”(“葡萄酒最佳地”),是南意大利一顆璀璨的葡萄酒明珠。
但歷史文化對經濟發展生成負面影響。葡萄品種古老、複雜和繁多以及冗長的酒廠和酒的名字都對其推廣產生負面作用。最近20年,大量新派釀酒師引進外國葡萄品種,大量減產以提高質量和以小法國橡木桶替換大型舊木槽來釀酒,一連串的改革措施近年已取得實際成效,再加上每年的大型國際葡萄酒和烈酒展(Vinitaly)和政府嚴格要求酒廠遵守DOC特許規定,意大利酒已名聲大振。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葡萄酒飲用知識:
葡萄酒是一種佐餐酒,通常是在進餐或宴會時飲用。一般大衆化的原則是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不一定要跟從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的原則,有時如重口味的紅燒魚也可搭配清淡的紅酒,口味較重的家禽類食物也可配濃郁的白酒及清淡一點的紅酒。飲用葡萄酒的順序爲:先喝清淡的酒,再喝濃郁的酒。先喝不甜的酒,再喝甜酒。先喝白酒,再喝紅酒。先喝年輕的酒,再喝成熟的老酒。
TOP 1:德國
代表酒類:啤酒(BEER)
德國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德國人酷愛喝啤酒,因此德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古老的傳說和各式釀製方法,還有專屬的節慶和舞蹈。由於德國人將喝酒視爲每天的“必修課”,各種酒館、酒屋、小客棧便多似天上的星星。僅人口100萬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啤酒館。人們也不只是進餐時才喝酒,幾乎是隨時隨地喝。德國各地幾乎都有“啤酒公園”,只要太陽一露臉,人們就蜂擁至啤酒公園,盡情享受一下大自然。德國還有一些關於酒的有趣的說話,比如“啤酒冷”與“啤酒屍”。“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屍”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邊的人。可見德國人是變着戲法享受啤酒。
人類使用穀物製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已知最古老的酒類文獻﹐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獻祭用啤酒製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用大麥﹑小麥﹑蜂蜜製作的16種啤酒。今日的德國爲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
每年十月的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間節日,屆時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萬賓客來此歡度這一盛大的節日。慕尼黑的啤酒節源於1810年爲慶賀巴伐利亞的儲君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一百多年來每逢9、10月間,全城街頭一派“啤酒氣氛”,街上啤酒小吃攤林立,人們坐在長條木板椅上,手捧能裝一公升啤酒的陶瓷大杯,盡情暢飲,整個城市一片歡騰,幾百萬升啤酒,幾十萬支香蕉被一掃而光。慕尼黑人的“啤酒肚”也向人們展示他們的能喝善飲。
知名指數:★★★★★★
酒文化指數:★★★★★★
綜合指數:★★★★★★
啤酒飲用知識:
啤酒因該存放在10度左右的環境中,溫度過高,泡沫多而保持不久,溫度過低,泡沫減少並苦味加重。飲用時儘量用大杯,以使啤酒在室溫中不至急劇升溫。油是啤酒的大敵,爲此,斟酒八成滿,一杯酒要儘快喝完,吃罷葷菜擦嘴後喝酒。喝啤酒不要一點一點吸,和徐徐下嚥,而應該大口的喝下,這樣可以避免酒在口中升溫,是苦味加重。啤酒幾乎適合搭配任何食物,海鮮類除外,很適合休閒場合引用,比如聚會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