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電商研究與推動的三大挑戰
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商已成爲全球零售的重要部分,臺灣電商市場亦表現不俗,極具特色,然而,當我們深入檢視這個領域時,會發現一些基礎性的問題需要釐清,否則,可能導致分析方向與企業策略產生偏差。
1、電商滲透率計算不明確
媒體與學術文獻經常提到的臺灣「電商滲透率」,也就是網路銷售金額佔整體零售的比重,被廣泛引用的數據約是15%。相比大陸與韓國接近40%的高滲透率,這一數字看似偏低許多,進而引發許多討論。然而,這個數字是否準確?其計算方法又是如何?究竟電商發展程度如何?這些疑問讓許多分析變得模糊,就像體檢時不確定血壓或體重一樣,容易導致錯誤的判斷與行動。
例如,這個數字是否包括跨境購物的金額(如大陸賣家寄到臺灣)?實體零售商(如家樂福或愛買)透過網路平臺如蝦皮的銷售是否被納入?開放市集交易(如蝦皮上的個人賣家)是否包含在內?更重要的是,直播帶貨或O2O銷售這些新興模式應如何計算?在電商模式變化快速的情況下,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嚴謹的數據處理方法與透明的計算標準,才能爲業界與學術界提供正確的方向,這也是產業有效推動的前提。
2、電商平臺分類過於簡化
目前,許多報導與研究仍以B2C或C2C等傳統分類方式分析電商平臺,這種方式已經顯得過時。以蝦皮爲例,雖然被分類爲C2C平臺,但其實絕大多數商品是由企業賣家銷售全新產品,例如三星、家樂福、愛買等公司都在平臺上開設店舖,早已不是20年前的eBay跳蚤市場模式。如果按照過去的定義,難以釐清蝦皮究竟是C2C還是B2C模式?
僅用B2C或C2C來分類,不能反映不同平臺運作模式的核心差異。例如,自營式電商(e-tailer)如亞馬遜與韓國的酷澎,採購並銷售產品,負責經營風險;而寄銷模式(consignment)則是供應商將商品暫時放置於平臺,銷售後才與平臺分潤,庫存風險始終由供應商承擔。在臺灣,寄銷模式仍相當普遍,但這種模式與自營模式有着天壤之別。缺乏這些細緻分析,不僅影響市場研究的準確性,也使業界難以制定適合的策略。
簡言之,現在不應該只用B2C,C2C模式去區分網站,而更需要採用國際上,專業研究普遍採用的開放市集(marketplace)、奢銷或自營式三大類去區分,才能凸顯差異,纔能有效分析如酷澎這類自營電商進入臺灣的策略與影響。
3、電商平臺背後的供應商能力不足,欠缺行銷與創意纔是最大挑戰
前兩點的不足,導致真正的經營問題難以被發現,找不到方向而難以成長。例如,許多分析着眼於電商平臺,忽略了產品的供應商纔是真正的銷售者;如果產品供應商缺乏創意與行銷力,電商發展就難以突破,只能不斷的殺價,競爭送貨速度與倉庫的多寡。許多品牌在內容創作方面表現不足,從其官網設計,或FB、IG、YT等社羣媒體之內容空洞,缺乏吸引力與互動可知。如此,品牌難以真正打動消費者,結果只能依賴促銷來吸引購買,導致利潤進一步壓縮。
許多海外競爭者已投入資源去創新模式,打造豐富且具影響力的內容,以提升品牌形象與產品價值,如直播、團購、短影片銷售。本土電商平臺以及供應商若無法快速提升內容創作能力,創新商業模式,不僅難以提高產品價值,也會使整個電商產業的競爭力受到限制。
釐清以上三大挑戰,能夠爲臺灣的電商發展帶來更清晰的方向。第一,對電商滲透率的計算方法進行嚴謹規範,定期公佈與討論;第二,更新平臺分類方式,以反映不同運作模式的實際差異;第三,設法提升供應商的內容創作能力,避免陷入價格戰與低利潤困境。唯有在這些基礎上持續精進,臺灣的電商產業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繼續站穩腳步,發揮更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