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電動車產業恐掀專利大戰
通訊標準專利權人其實早已磨刀霍霍向電動車產業收取權利金。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兩年來臺灣最常被討論的產業非電動車莫屬,衆多公司都期待着搭上這個順風車,讓業績再成長一波。回想十幾年前智慧手機產業鋒頭正盛、宏達電(HTC)還是股王的時候,接下來便遭遇了專利大戰。不禁讓人思考臺灣的電動車產業,是否也會面臨專利訴訟的風險?
風險從哪裡來?若以傳統車體結構來看,毫無疑問大部分專利都掌握在例如日商豐田(Toyota)等傳統車廠或是其供應商手中。好消息是,除了一些特殊狀況以外(例如先前的車燈設計專利訴訟),這些傳統車廠以及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幾乎不會主動提起專利訴訟。主要原因是各車廠與供應商合作密切,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供應鏈系統。而車廠與車廠之間,基於各自的市場區隔以及長久的發展歷史,也是處於平衡的狀態,提起專利訴訟似乎沒有好處。
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車或稱做未來車增加了聯網(Connected)、自駕(Autonomous)、共享(Shared)、電動(Electric)的概念,簡稱CASE。以聯網與共享的角度來說,主要的技術涉及通訊標準專利。這些通訊標準專利權人其實早已磨刀霍霍向電動車產業收取權利金。2022年年初,48家通訊技術公司向豐田(Toyota)、本田(Honda)、日產(Nissan)要求支付用於汽車聯網技術之權利金。兩邊陣營在2022年9月達成協議,車廠同意每臺聯網車支付15至20美元。
當這三家車廠都同意支付權利金的時候,後續發生的骨牌效應可想而知。不過汽車產業倒是不必如臨大敵,因爲通訊標準專利必須遵守FRAND(Fair 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授權原則,也就是公平合理無歧視的方式進行授權,可以合理推估後續其他車廠所需支付的權利金也會在每臺車15至20美元左右。雖然標準專利可能難以迴避,不過這樣的金額對於電動車來說其實是尚可接受,最後仍然可以轉嫁在終端售價上。
再以自駕的角度觀察,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專利權人除了車廠以外,也包含谷歌(Google)、英特爾(Intel)等科技公司以及優步(UBER)、百度(Baidu)等出行服務平臺。這些科技公司與平臺業者對於利用專利訴訟排除競爭對手已經非常有經驗,甚至Google子公司Waymo在2017年已經對UBER提起自駕車所使用的感測器專利侵權訴訟。自駕技術除了軟體與人工智能技術以外,也包含感測器等硬體。臺灣基於電子零組件產業的優勢,不少企業鎖定發展自駕所需的軟體與硬體技術,筆者建議這些公司應留意評估專利風險,思考因應措施。
最後是電動,主要涉及電池與馬達技術,其中電池的部分筆者預測會是主要的專利戰場。其實早在2006年就發生過一系列磷酸鋰鐵電池材料專利訴訟,當時主要應用是電動手工具。電動車的興起使得鋰電池需求大大增加,目前主要鋰電池供應商爲日本、韓國與中國公司。2019年LG提告SK Innovation,2021年寧德時代提告中航鋰電。再加上近幾年來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打專利仗,積極主張專利權,可預期後續鋰電池將又有一波專利訴訟。雖然目前臺灣沒有電池芯廠,但是很多企業投入鋰電池模組設計與電池管理技術,很有可能會被波及,也建議事先評估專利風險。
有機會必有風險,尤其是熱門產業更容易成爲專利訴訟的目標。除了常見的訴訟因應手段以外,企業不妨思考如何利用商業策略轉嫁風險或是提高自己在專利糾紛中的談判籌碼。專利風險並不可怕,事前評估未雨綢繆會讓企業的發展更經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