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RCEP即將上路! 臺灣中小企業準備好了嗎?
日前亞太地區15個國家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臺灣未被納入其中,外界預期此協議最快2021年開始生效,對以外貿爲經濟主體的臺灣中小企業而言,毫無疑問是新冠疫情大幅改變外貿產業模式後,又一個須嚴陣以待的市場挑戰。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實體經濟活動與外貿產業遭受到首波嚴峻衝擊,雖然臺灣防疫得當,但受全球重要線下展會全數取消影響,以往仰賴的參展拓客模式完全停滯,「在電商外貿平臺找生意」成爲臺灣中小企業維繫日常營運的生存關鍵。據阿里巴巴國際站統計,疫情以來的新籤客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0%,甫於九月結束的「B端雙11」全球採購節中,臺灣商家整體線上交易總額成長90%,由此可看出許多臺灣中小企業已藉由快速導入數位化電商外貿的創新作法,初步找到了因應疫情衝擊的營運解方。
此外,中小企業近期最關注的議題,莫過於RCEP會否不利於這些企業走出海外市場。筆者觀察,爲數衆多的臺灣中小企業最大優勢在於MIT長期累積的生產製造品質與口碑,以車牀、銑牀、鉋牀等工具機產業爲例,長期以來都以穩定精密的製造品質吸引全球客戶,價格固然重要,但全球B端專業買家更重視品質、供應鏈穩定度及長期服務能力。在此關鍵時刻,臺灣中小企業更應放大原有優勢,並運用效益最高、輻射效果最快的電商外貿平臺,讓全球買家認識MIT優秀產品品質,爲一年後RCEP正式上路做好超前部署。
中小企業進入「斜槓」外貿時代
臺灣中小企業長期以來累積的研發、創新制造實力無庸置疑,MIT品質在全球市場中也極具競爭力,但在數位轉型觀念普遍發酵下,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仍躊躇不前,可歸因於兩大因素:其一,不瞭解外貿電商平臺,無法想像結果所以不敢貿然投入。再者,長期專注本業,認爲把產品做好自然就會有客戶,或依賴現有的穩定老客戶,因此對於使用電商平臺開拓新客源興趣缺缺。
事實上,經營B端跨境電商平臺並非取代現有外貿營運方式,而是在企業現有的經營模式上,疊加數位化的外貿電商通路,多管齊下打造創新的「斜槓」外貿模式,在維持老客戶的服務下,加大拓展新客源的力度與廣度,逐步改善依靠少數大客戶訂單的營收集中性風險。
翻轉舊思維擁抱「創新」
受C端電商蓬勃發展印象影響,一般公司經營者常認爲電商屬於年輕人或消費性行業工具,但近年許多積極投入跨境外貿電商的B端中小企業主落在40至60歲,希望學習新技能,讓自己與企業都能獲得「斜槓」的創新能力,以因應未來不可預測的市場變局。
以臺灣某知名傢俱出口商爲例,該公司在疫情爆發後因無法參展拓銷,爲尋求新商機才加入跨境外貿電商平臺。平臺客戶經理運用經驗與數據洞察,循序漸進幫助商家培養電商實戰力,透過數據讓商家得以瞭解潛在市場,並針對先前接觸過的買家再次行銷,成功促成兩個月內獲得一筆海外40呎貨櫃的好客戶訂單。
當臺灣的中小企業沒法再一卡皮箱走天下,擁抱創新與科技將是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最重要企業力。儘管跨境電商並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外貿模式,但仍是在疫情與RCEP的挑戰下,支持每個臺灣中小企業能維繫營運發展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