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橫通車一甲子秋祭法會 福壽山農場老照片解密墾荒史

梨山饗堂舉行中橫通車60週年紀念暨闢路殉職榮民追思秋祭法會。(福壽山農場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1964年7月先總統蔣中正巡視福壽山農場果樹。(福壽山農場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1964年7月先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探訪福壽山農場場員。(福壽山農場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1957年福壽山農場開墾時的茅草屋。(福壽山農場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1965年8月先總統蔣經國與福壽山場員場合影。(福壽山農場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中橫通車60週年紀念暨闢路殉職榮民追思秋祭法會30日上午9時於梨山饗堂舉行,並邀請梨山地方各界共同參加。中橫公路通車對於國人而言,如同前塵舊事,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開闢時殉難的225名榮民先烈之外,福壽山農場會成立,其實與中橫公路密不可分。

福壽山農場副場長陳靖儒指出,農場成立於中橫公路開工後,當時蔣經國先生接任退輔會主委後指示「在山區尋找適合地點種植蔬菜,以提供中橫築路施工人員生活所需」;經派員勘察後,決定在福壽山農場現址設置農場,生產蔬菜,初名「梨山榮民農場」。

根據榮民前輩口述,當時退輔會從各療養大隊待退官兵中,遴選身心健康志願從事山地農墾者100人,攜帶3天干糧從谷關徒步向山區前進,第1天夜宿佳陽部落後山草叢,第2天露宿梨山山麓好漢坡」,到了第3天早上10點找到有水源的廣大草生地,即福壽山農場。

開墾人員依到達山頂順序,每20人爲1組,共分5組,互選資深人員擔任組長,並將隊伍分5個方向帶開,隨即砍伐茅草搭建茅舍,並以「農莊」爲單位,沿着場本部周邊開闢周、漢、唐、宋、明等5個農莊,每莊各推派正、副莊長各1名,策劃督導各莊生活,並由農業實驗單位指導、協助種植蔬菜。

福壽山農場於1958年6月歸建退輔會,並改名福壽山農場,除持續開墾場區,也從國外引進試種梨、桃、蘋果果苗,創造高價值蔬果茶葉等農產,奠定梨山蔬果農產發展基礎。此外,農場配合政府農業外交政策協助執行「泰王山地計劃」等多項農業技術外援

陳靖儒指出,截至1987年爲止,福壽山農場共安置場員387 人,爲安置及照顧開闢中橫公路的退除役官兵,1994年辦理場員土地放領共計357 戶,時至今日,榮民前輩多已老邁凋零,第二代、第三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