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科研 爲防震減災事業護航
在我國地震科研領域,有這樣一支力量,數十年如一日圍繞地震機理與預測這一科學前沿問題和防震減災的社會需求,開展地震科學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支撐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
依託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3年成立,成爲我國地震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十多年來,該實驗室在地震機理和預測研究方面一路前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以強震孕育和發生的構造變形爲主線,圍繞強震機理與預測,從構造變形的發生時間、空間分佈、演化歷史、深部環境、物理機制入手,開展地震機理研究、地震趨勢分析、地震危險判斷、地震前兆探索。
“通俗地講,就是我們通過和新構造變形以及發生過的強震打交道,從中找出強震孕育的規律,從而防範風險,儘可能地減小地震造成的損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杰說。
圍繞這樣的定位,國家重點實驗室下設5個科研單元,分別是活動構造研究室、地殼形變研究室、深部構造研究室、新構造年代學實驗室和構造物理實驗室。這5個單元彼此密切聯繫,又各有“絕活兒”,成爲業內標杆。
其中,構造物理實驗室,是我國地學領域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試驗手段最多的高溫高壓岩石變形實驗室,始終在國內構造物理和高溫高壓試驗領域發揮着引領作用。
構造物理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周永勝介紹,地震的孕育、發生往往需要數百年到數千年,由於時間限制,科研人員只能獲得地震發生的某些片段。“現在通過我們的實驗室,用數小時到數天,就可以模擬地震孕育和發生的全過程。”
成立以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征途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提出了大陸強震受控於活動地塊的理論,對我國地震監測臺網的佈設與優化、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年度危險區判定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提出了斷層亞失穩模型,爲探索地震前兆和預測提供了新的思路;關於青藏高原現今動力學模式的研究成果入選“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在野外考察領域越鑽越深
“一直在路上”,這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的常態。曾發生過大地震的地方,總有他們的足跡;重要的地震斷裂帶,總留下他們的腳步;發生震級較高的地震,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出發前往現場,儘快捕捉探索地震形成機理……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經常穿行在大山中,試圖解開地震之謎,破解地震預測的密碼。在川西高原與橫斷山區,爲了仔細觀測新鮮斷層剖面,科研人員跨越一個個陡坡,穿過一條條河流。“每當發現新的斷層露頭時,我們所有的疲勞和疼痛都拋在了腦後,涌上來的全是快樂和興奮!”周永勝說。
路途的艱辛,未能阻止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前行的腳步。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何宏林告訴記者,近年來,針對國民經濟建設和防震減災事業的需要,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川藏鐵路、西氣東輸、核電工程選址、境內外大型水電工程等數十項國家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估。作爲活動斷層研究和探測的牽頭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實施了全國的活動斷層工作,編制完成了活動斷層探測的系列標準。
在薪火相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8年7月13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領導組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馬瑾,在會議記錄本上留下了她最後一次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活動時的發言:“只要是對國家、對老百姓有用處的,就去做。地震科學研究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做的每一點工作,取得的每一個進步,獲得的每一個發現,都是對地震科學的貢獻……”
這樣的追求和精神,也深深感染着這裡的每一名科研人員,激勵大家肩負職責使命,在地震科研領域砥礪前行。
如今,國家重點實驗室致力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影響力持續提升。
2011年至2018年,承擔了包括“973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重點研發專項、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30餘項。
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1200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部委和國家一級學會科技獎多項。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相繼產生,數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和優秀青年項目資助。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獲科技部批准,是地震系統首家入選單位。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共150餘人,向地震系統和地學其他領域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
如今,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爲我國地震行業開展高水平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培養優秀科學家以及高層次學術交流的基地,不斷把地震機理與預測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