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尋夢之旅 遇上阿詩瑪般的導遊姑娘

石林分大石林和小石林。畢金芝帶我們先遊大石林,後遊小石林,她說這是爲了躲避旅遊的人羣。儘管時值冬天,這天遊客還是不算少。

“請放慢腳步,輕點走!”畢金芝突然向我們發出了警告,用手指了指懸在頭頂上的一塊稱爲“千鈞一髮”的巨石。這是1883年地震留下的一個奇景。這塊據說有2噸重的落石就搭在兩根石柱上,形成一個門,擡頭一看正叫人嚇一跳,因爲給人的感覺是,它隨時都可能掉下來,砸在腦袋上。這塊落石又稱“量心石”,測量你的心好心壞,如果你良心好,你經過時它不會掉下來,如果你良心壞,它在你經過時會掉下來。但畢金芝說,這塊落石全靠兩根石柱上的四個點支撐着,不會掉下來。雲南是個地震多發區,120年來,地震不斷,但這塊巨石一直“懸”在那裡。

畢金芝還談到了彝族風俗,說她雞冠帽上的兩個角是未婚的一個標誌,並且是不允許小夥子隨便觸摸的。她還談到身上束着的一根腰帶,那是姑娘和小夥子搭建情結紐帶,如果哪個小夥子在“火把節”上喜歡某個姑娘,他就會拉住這個姑娘的腰帶,如果姑娘同意,就會鬆開這根腰帶。“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6月24日至25日之間舉行,是“阿詩瑪”和“阿黑”談情說愛的好時日,而石林景區則是舉行這一節日的一個重要場所。   前面出現了一塊象形石,畢金芝擋住了我們的腳步,並問我們那像什麼鳥?我立即想起了舞蹈家刀美蘭和楊利萍跳的孔雀舞,將孔雀舞同雲南聯繫了起來,於是我說是孔雀。畢金芝說我是老鴉,意思是猜錯了。她說,那像鳳凰,彝族人喜歡鳳凰,因爲它不僅美麗而且代表吉祥,而孔雀不斷開屏,那是自作多情。

在石林,像鳳凰石那樣的象形石很多,有象鼻山,有“阿詩瑪”,等等。但石林的象鼻山不像桂林的象鼻山那樣與水相聯,而是“立”在空中。“阿詩瑪”倒像我們身邊的這位畢金芝,站在那裡好像是在指點什麼,又像是在講些什麼,它被看成是石林的一個代表,於是我們同畢金芝在“阿詩瑪”象形石前合影,留下一個紀念。在這裡照相留念的遊人不少,看來大家都想留下一個影,記着一個夢。   雲南是個多民族的省份,除彝族外,還有白族納西族傣族哈尼族等等。我們這次旅行,因爲時間緊,所以先遠後近,到了昆明後的第二天就直插麗江,途徑大理,走馬觀花。大理有蒼山洱海,是白族的聚居地,我們看了大理三塔,在蝴蝶泉遇見了新一代的“五朵金花”,並且在回程時購買了傳統的白族蠟染扎染工藝品。   麗江是納西族的聚居地,在那裡,我們看到了具有2000年曆史的納西族象形文字和東巴文化美籍奧地利人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拍攝的麗江古城和其他滇西人文地理照片,掛在東巴文化博物館的牆上,讓人溫故而知新。如今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爲地球上最值得光顧的100個小城鎮之一,每年吸引320多萬名遊客。

使我感到吃驚的是,麗江古城展現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商店飯店酒吧都是傍水而立,錯落有致。遠眺罩在雲霧中的玉龍雪山,近看一醉如夢的酒吧、香氣四溢的咖啡屋和各具藝術特點的紀念品商店,又彷彿使人身處在北歐的某個國家。據說在麗江古城開店的人中,有歐美人、日本人和韓國人。但麗江還是納西族人的麗江,一到晚上,納西族青年男女在四方街跳起了納西族舞蹈,好一番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