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找回孩子找對定位 地方創生再升級
主持╱《遠見雜誌》副總編輯 邱莉燕 與談╱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美伶 小鎮文創創辦人 何培鈞崇越集團董事長 郭智輝
當有一天台灣剩不到2000萬人,你會怎麼介紹臺灣?
這個由《遠見》副總編輯邱莉燕拋出的問題,揭開第11場論壇的討論「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
國發會定調2019年是「臺灣地方創生元年」,計劃從元月啓動,已上路近一年。經常到各地考察的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觀察在地方創生成功的方程式中,一定有「人」。她鼓勵中央級的公務員認養家鄉、回鄉服務,也期待各地方政府善用數位工具,例如AI、大數據,來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鏈。
在竹山小鎮打造出全臺灣最美麗民宿「天空的院子」,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原本是醫務背景,念大學時無意間在竹山發現一座百年三合院廢墟,人生從此不一樣。
他已走遍臺灣、大陸活化多個小鎮,並回到竹山用區塊鏈技術來建置數位鎮民計劃,開啓當地社區營造數據分析元年。他認爲,地方創生最難的在翻轉思惟,要壯大地方人口,應從基礎教育做起。
被稱爲「全臺灣最有錢的賣魚郎」的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本業是做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卻在宜蘭打造出鑽石級綠建築的「安永心食館」,做的是海鮮類的食品加工觀光工廠,可說是左手做科技、右手賣海鮮。
已是「企業投資地方」典範的郭智輝提醒,臺灣產業要走出去,才能爲地方留下永續發展的空間。
究竟地方創生如何把人帶進來、讓產業走出去?答案還在摸索中,但重新認識家鄉、重新定位臺灣,顯然是驅動改變的第一步。以下是論壇精華:
邱莉燕臺灣必須努力的新課題
當有一天台灣不再是2300萬人、剩不到2000萬人,你會怎麼介紹臺灣、你的家鄉?
《遠見》曾經調查報導,許多臺灣鄉鎮不只「少子化」,而是更嚴重的「無子化」,好幾年沒聽到嬰兒哭聲。愈來愈多的「無子村」,不只讓村莊無生機,也讓地方產業嚴重空洞化。
也因此,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計劃」,目標正是爲人口逐漸稀少的鄉鎮,創造生命、生活與生計,最終希望離鄉背景的年輕人能夠迴流農村,甚至外地人也能移民至偏鄉。
可行的作法包括種植高經濟作物、增加農村附加價值,例如讓藝術家駐村,甚至幫助農民變身爲藝術家,活絡地方觀光。不過,解決經濟問題不代表人就可以留在鄉村,還要連帶解決生活需求,例如子女教育、長者醫療都要到位。整體而言,地方創生是需要透過社會力量,結合全臺灣上下一起努力的新課題。
我們常思考一個問題:是要讓100萬人到一個地方一次,還是讓一萬人到這個地方100次?答案顯而易見,後者更能呼應地方創生的精神。
陳美伶數位經濟助臺灣跳上世界舞臺
我今天早上7點坐第一班飛機,一早就到臺東訪視,考察的兩個行程都關於地方創生。
第一個據點到原民部落,當地曾有林業種植,但卻沒有計劃,導致外來種侵害本土作物,因此現在整合出一個計劃,交給部落青年,還種植符合當地與臺灣整體需求的作物。以後可發展「林下經濟」,像是推行農業體驗小旅行,吸引外來人口。
第二個行程則是拜訪年輕的原民夫妻,他們開發出一種原住民風格的養生糉子,已經賣入超商通路、導入SOP流程,一天可以生產4000至1萬顆糉子,足以創造地方就業機會。這對小夫妻成功挖掘出地方特色的DNA,打造成專屬特色產業鏈,這就是地方創生的好案例。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感動的故事,可以豐厚地方創生的內涵。
人對了,事情就推得動了。國發會推動一個戰略型計劃,鼓勵中央級的公務員認養家鄉、回鄉服務,幫助把地方的特色DNA找出來。不過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必須從生產、製造到行銷,畫出一條微笑曲線,這很困難。
好在現在有數位經濟的加持,有了AI、大數據等工具,也能發展電商品牌,幫助臺灣特色產品跳上世界舞臺,讓所有華人社會都看得到每一個地方的核心價值與內容。
何培鈞每個困難背後都是機會
我在當兵後直接創業,躲到竹山去當民宿管家,經常感嘆「竹山到臺北的距離竟然這麼遠!」但我提醒自己,每個困難背後都是機會。
從青年到現在中年,我投入地方觀光產業的感想是,政府在發展地方觀光時,最常問「一年可以帶來多少人潮?錢潮?」但這兩個指標並不是地方人口成長的必要條件,無法反映地方發展的動能。
許多鄉鎮爲了追求人和錢,只好短線操作、直接批進外來的東西,導致每次辦完活動人就走了,因爲這些元素與地方的連結是脆弱的、甚至斷鏈的。
去年,我們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國發會啓動「竹山數位鎮民計劃」,用區塊鏈技術來做竹山的數位身分認證。簡單說,就是全世界的人可以變成竹山的數位人口,手機QRCode一掃,竹山的數位身分證會進入手機、會變成社區代幣「光幣」。
這樣一來,消費足跡就能與當地人文場景的關係進行分析,接下來的身分證2.0版,會把當地創業、就業、退休移居等資料與當地機構資料整合起來,讓外地人與當地連結的門檻往下降。數位身分證發行四個多月,已有1000多個身分證、兩萬多筆資料,可預測當地的產業發展趨勢,現在可以進入到社區發展營造的數據分析元年。
沒做之前,只知道觀光人口與產值這兩個數字,會因爲指標的狹隘而影響了地方的進步,各地方往往只是行程、導覽、DIY加上風味餐,很沒特色。
從根本的角度來看,若要做地方創生、壯大人口,應該從基礎教育做起。
有多少人真的瞭解自己的家鄉?有多少人口?許多孩子根本沒意識到問題,或者在還沒找出答案前,就在高中聯考後離家到都市求學、工作,從此不回來了。孩子應該要看到家鄉的優點,不是從都市的優點去看鄉村的缺點。地方要創生、要永續發展,第一步就要把孩子找回來,讓他們紮根下來。
當年是看到臺灣食品加工業礙於經費與視野,沒有辦法做好食安把關,也無法幫食品做更好的加值,所以我從日本引進更好的保鮮技術。而後看中宜蘭的豐富漁獲,花了10億元打造鑽石級的綠色建築、建立食品加工觀光工廠「安永心食館」,希望國外遊客也能看到我們推展地方產業的用心。
我在這工廠中只做兩種產品:一個是萃取鱸魚精、二是做膠原蛋白果凍和麪膜,原料從魚鱗上萃取。鱸魚精、膠原蛋白果凍與面膜,從女性產後復原、坐月子一直到產後保養都需要,可以攻進有35億產值的女性市場。
更重要的是,在打造這條產業鏈的過程中也可輔導養殖戶、漁民、漁業公司,讓他們更瞭解消費者需求與產業亮點,達到地方創生的目的。
近來我發現,全球米其林的新主廚也不太會殺魚,很多都用現成的魚排來加工,如果漁民瞭解到新的餐廳消費趨勢,就能將魚加工成更好用的魚排,簡單解凍就能做料理。
定位(市場)是很重要的,很希望藉此讓傳統產業加值、做地方創生,而找出地方亮點之後,還要以國際市場爲目標。
臺灣產業想走出去,就要做全球都需要的項目,市場規模夠大,成本就能壓低同時做大附加價值。臺灣特產絕對有條件賣到全球!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趨勢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