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扶持 小鎮青年走向出彩人生

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青年主播利用網絡直播方式銷售農產品新華社

巧手織就脫貧路,在赤水市長期鎮康橋社區,一名女青年在展示鉤織產品。新華社發

小鎮青年和城市青年的收入中位數消費中位數 製作:周藝珣

城鎮青年和小鎮青年婚姻狀況 製作:周藝珣

四川眉山青年果農直播帶貨。新華社發

編者按

小鎮青年,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具有特殊性的青年羣體。在他們身上,曾有被片面誇大的幸福感,也曾有被污名化的“舊標籤”。實際上,他們既不是遊離於時代發展的“桃源中人”,也非一事無成的問題青年,而是一羣同樣有着理想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年輕人。作爲《智庫》與《光明調查》聯動報道的首篇文章,2月18日,《光明調查》聚焦小鎮青年中的返鄉創業族,講述他們的“歸巢與守望”,在讀者和網友中激起了熱烈反響。今天,《智庫》把目光投向更大範圍,邀請專家撰寫研究報告,以數據分析與理論梳理爲小鎮青年整體“畫像”,展示他們的羣體現狀、突出特徵、發展瓶頸,並就如何助其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提供對策建議

依照通行標準,本報告將小鎮青年定義爲居住生活在三四線城市及縣城的35歲及以下羣體。在我國城市化率逾60%的當下,小鎮青年與大城市青年人口比約爲8:2,其生存發展狀況,將顯著影響中國經濟社會未來走向。本報告梳理小鎮青年羣體現狀、突出特點,爲拓展其發展空間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幫助黨和政府因勢利導持續推動,促進小鎮青年擁有出彩人生、創造時代價值。

能讀書、會消費,享受家庭也憧憬成功

——小鎮青年羣體現狀及突出特徵

生活在西部某縣城的小董,最近迷上了“五條人”樂隊的歌。那個遙遠的汕尾小縣城,卻有着他倍感親近的日常圖景:街巷鄰里、餐館歌廳,匆匆掠過的摩托車……在34歲的小董看來,生活既像賈樟柯的電影那樣寫實,又不乏詩歌一樣的意境。他身邊,有刻苦努力的“小鎮做題家”,有沉迷“出道夢”的準文藝青年,更多則是按部就班的工薪一族。“日子很溫馨,可有時也覺得太‘溫吞’。畢竟,我們的夢想也很大。”

教育水平:大學畢業生比例超四成,學歷水平日益提升

年齡結構對比看,小鎮青年平均年齡與城市青年差異很小,分別爲26.8歲和26.6歲。小鎮青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僅比城市青年少1.3年,分別爲12.5年和13.8年,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小鎮青年佔比45.1%。

小鎮青年學歷水平日益提升,與當前我國教育水準整體提高呈正相關。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1.6%,真正進入普及化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增勞動力中有50.9%接受過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7年。“十三五”期間進入勞動年齡人口的90後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過大學一年級水平。

消費能力:實際購買力不輸城市青年,成爲推動消費有生力量

從調查數據看,城市青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爲10萬元,小鎮青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爲8萬元;城市青年家庭年消費中位數爲72700元,小鎮青年家庭年消費中位數達64850元。考慮到物價、房價影響,小鎮青年實際購買力和生活質量不亞於城市青年,其邊際消費傾向明顯高於城市青年。

現實生活中,小鎮青年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提高。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汽車保留量爲40%,大城市的高房貸、高物價及汽車限購等因素,造成家庭汽車消費下降。小鎮青年則較少受上述影響,家庭汽車保留量高於城市青年。數據顯示,奢侈品消費在三四線城市的增長率遠高於一二線城市,小鎮青年成爲推動奢侈品消費增長的新生力量。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小鎮青年下單量佔“新國貨”銷售總量近一半,增速明顯高於城市青年。

婚姻家庭:單身比例低於城市青年,已婚家庭半數生育二孩

數據顯示,在城市青年與小鎮青年年齡結構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未婚城市青年佔比超55%,而未婚小鎮青年只佔43%。2019年,上海戶籍人口平均初育年齡已超過30歲。已婚城市青年生育兩個及以上孩子的比例爲29.89%,而已婚小鎮青年生育兩個及以上孩子的比例爲49.36%。小鎮青年的婚育成本顯著低於城市青年。約50%的城市女性青年表示難以調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小鎮女性青年有此擔憂的比例則低8個多百分點。

職業情況:“迴流青年”帶動效應明顯,準備創業比例高於城市

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中近半數曾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平均年限超3年。這不僅使他們開闊了視野,也獲得了創新創業動力。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雲技術使小鎮青年擁有了不遜於城市青年的創新創業環境,同時,他們多能搭上三四線城市興建科技園、發展新興科技產業的東風,進入青年創業孵化園或科技創新園區,享受線上線下融合、孵化融資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

小鎮青年迴流創業,帶回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成爲振興地方經濟的一股示範力量。聯合調查數據顯示,15%左右的三四線城市青年有較強的創業訴求和一定的創業準備,高出城市青年一個百分點。很多小鎮青年創業不僅是爲賺錢,更希望在家鄉建設中實現人生價值。

“有追求成功的理想,缺少實現成功的路徑

——小鎮青年主要困惑及發展瓶頸

小董把初中同學微信羣戲稱爲“大家來吐槽羣”:從省城大學畢業回來就業的小學教師覺得生活乏味,連可以打卡的網紅店都沒有;開傢俱店的小老闆爲門庭冷落叫苦;而在縣委機關工作的發小雖然從不說什麼,卻每年雷打不動參加兩次公務員考試,一次國考——想去深圳等大城市看看;一次省考——說不定能就地晉升。

家庭收入及工作穩定性與城市青年差距較大

從調查數據看,小鎮青年也面臨着物價上漲、子女教育、家庭養老等一系列問題,與城市青年相比,最突出的兩大劣勢是家庭收入低、工作不穩定。小鎮青年選擇“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難”的比例爲29.61%,城市青年爲23.72%;小鎮青年表示“家人無業、失業或工作不穩定”的比例爲25.58%,城市青年爲17.60%。小鎮青年中僱主/老闆/自營勞動者比例達22.5%,而城市青年爲13.5%;城市青年作爲僱員或工薪收入者的比例高達83.5%,而小鎮青年僅有72%。小鎮青年中個體工商戶比例達26.0%,比城市青年高出近一倍;小鎮青年沒有單位的比例爲6.1%,比城市青年超出兩倍多。可見,小鎮青年“老闆”光環背後是較弱的抗風險能力。

職業發展瓶頸明顯,工作滿意度偏低

小鎮青年普遍面臨職業發展天花板,尤其是在縣城特有的熟人社會中,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成爲影響職業發展的潛在因素。數據顯示,小鎮青年對工作滿意度評價不及格的比例爲23.4%,遠高於城市青年的18.2%。

由於職業發展瓶頸和過上好日子的渴望,小鎮青年的成功動機更大。58.5%的小鎮青年相信“今天仍能‘白手起家’創業成功”,遠高於城市青年。小鎮青年跳槽頻率較高,近四分之一小鎮青年最近三年跳槽兩次及以上,而城市青年佔比不足五分之一。可見,小鎮青年有追求成功的理想,卻缺少實現成功的路徑,就業穩定性不足。

生活幸福感和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儘管小鎮青年生活壓力不大,幸福感卻不高。同意“我是一個幸福的人”佔比34.1%,低於城市青年的38.4%。看似安逸的生活背後,同樣是需要面對的重重壓力。

小鎮青年面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對地方政府信任度不高。調查顯示,小鎮青年完全信任區縣政府的比例僅爲22.3%,對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不高。

精神文化需求旺盛,供給相對不足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遊戲、網絡視頻已經成爲青年最常見的娛樂方式。小鎮青年使用網絡的熱情毫不亞於城市青年,但幾乎每天都使用網絡進行工作的只佔三分之一,而城市青年接近一半,這說明移動網絡對小鎮青年更多是娛樂工具而非工作工具。小鎮青年已成各類網絡娛樂平臺爭相追逐的客戶羣,一些涉黃涉賭平臺也將小鎮青年視爲主要客戶。

小鎮青年並非不願享受高雅文化,而是缺乏機會。今天,大部分縣城都有較好的電影院,卻很少有歌劇院、話劇院等高雅文化場所。2016—2020年,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電影票房佔比不斷升高,2017年影片《戰狼2》票房中,一線城市佔18%,二線城市佔40%,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佔42%。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小鎮青年缺少精神文化、娛樂消費選擇,只能將休閒時間交給電影院和網絡。

網絡依賴度高,隱私保護意識不強

小鎮青年上網比例和時長不亞於城市青年,已成爲短視頻、遊戲、影視劇等網絡娛樂產品的主要流量來源。但在談及“現有法律法規對保護消費者隱私做了較好規定”時,63.8%的小鎮青年表示同意,而城市青年表示同意的只有51.8%。因此,小鎮青年更容易被各種依靠個人信息的算法所利用。

既壯大“小鎮”,也提升青年

——小鎮青年成長髮展對策建議

小董曾經離開過。大專畢業後,他去珠海闖蕩,三年前回來。“有些積蓄和經驗了,在家也能成事。”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鄉的變化——隨着旅遊業發展,小鎮越來越乾淨、美觀,夏秋季節擠滿遊客。他在景區旁開起農家特產店,得到了鎮長當面鼓勵。困難也不少:流動資金不寬裕,同質化小店越來越多……“盼着政府好好規劃一下,也多給些貸款、租金方面的優惠政策。”

助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小鎮青年整體就業質量不高,職業發展空間相對狹隘,職業穩定性偏弱。幫助其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打通職場進階空間,是提升小鎮青年生活品質的關鍵。

在“迴流青年”日漸增加的當下,要提供足夠的政策支持,鼓勵他們創新創業。針對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等問題,要協調多方共同努力,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合理引導資本進入、核心技術落地、關鍵人才落戶,打造小鎮新業態。

推動城鎮實體經濟發展、產業優化升級

推動三四線城市和縣域經濟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壯大實體經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社會支撐,充分利用土地、人力等比較優勢,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基礎製造業向中小城市及縣域轉移,利用網絡技術打開市場,發展數字經濟。

建設高質量的終身學習和教育體系

加大終身學習和教育體系建設力度,着力研發在線網絡教育資源,讓小鎮青年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打通高等教育與高質量就業之間的斷層,突破職業困局。

優化精神文化生活環境,保障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

部分網絡視頻、網絡直播等在題材、內容上呈低俗化傾向,影響小鎮青年價值取向和文化品位。必須加強精神文化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藉助法治力量引導小鎮青年的文化娛樂消費方向。

不斷提升基層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公開政府決策過程;塑造負責任政府形象,依法行政,讓政府工作有章可循;推動網絡問政,傾聽小鎮青年的訴求,調動其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爲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田豐,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