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10年,我發現:養廢一個孩子,就是讓他們沉迷“低級快樂”

文/蘭媽談育兒

都說“好習慣難養,壞習慣只需要一件事就可能會被影響”

也真沒想到,類似這樣的情況,居然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蘭媽的身邊

有個朋友,前段時間專門辭掉工作回家照顧兩個女兒讀書

原因嘛,是家裡面的奶奶根本管不住、也不想管孩子了

特別是學習方面,奶奶基本上就是當甩手掌櫃的態度

比如,孩子回家玩遊戲到半夜,和同學約好出去玩很晚回家,奶奶通常也都是提醒幾句,孩子不聽,她就懶得管,也經常會把“我懶得管你,你想幹嘛就幹嘛,跟我沒關係”這樣的話掛嘴邊

等時間一久,孩子的內心也會自然形成了“我自己的事情,和你們沒關係”的心態,等到學校隔三差五因爲學習問題而找上家長時,奶奶就把問題一起打包全部拋給老師

一方面責怪老師在學校沒有好好教孩子,另一方面也趁機透露說:“孩子還是要父母自己帶的好,孩子還是聽父母的話”

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媽媽只好放棄工作,回家去管一管那總愛逃學逃課的叛逆女兒

此情此景,蘭媽不久前可是真真切切體驗過

那段時間因爲工作的原因,我去外地出差一段時間,兩個女兒就交給奶奶幫忙照顧一段時間

本以爲離開女兒會輕鬆很多,也能給自己放個小長假,但學校那邊隔三差五就有電話

要麼是幼兒園的小女兒放學後沒有按時接走,要麼是小學的大女兒經常因爲不交作業而觸發原則性問題

於是,在問題多多的情況下,我打電話給兩個女兒安排了一些學習任務,希望她們放學回家後在“有事可做”的情況下,能慢慢改掉身上貪玩、還有磨蹭不良習慣

可沒想到,施行一段時間後兩個女兒都不願意再接我電話,直到出差回來,發現大女兒居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那是奶奶用舊的手機,招架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奶奶就把手機贈予了大女兒

之後經常看到的畫面,就是大女兒抱着自己的手機,小女兒看到奶奶就到兜裡掏手機,然後倆姐妹就跟大爺一樣躺在沙發上,開始了遊戲的組隊PK

期間,你喊她們吃飯,她們要麼不理人、要麼不耐煩,你給她們講話,她們也像是耳朵里加了耳塞一樣完全聽不到

如果我反對、禁止看手機,她們就會揹着我把手機提前藏在枕頭底下,然後等到大家都進入沉睡後開始偷玩

這也不知道是女兒在欺騙她們自己,還是跟我這個媽媽故意作對

再看看自己一手帶到大的孩子,還有過去一直注重習慣培養所做出的努力,就僅僅因爲短短一個出差時間就化爲烏有,我有那麼一瞬間恍惚過後又被滿滿的憤怒代替

那段時間我最大的感受也是:養娃10年的感情,居然抵不過短短時間內玩遊戲的“低級快樂”沉迷

與此同時,除了玩遊戲的“低級快樂”沉迷之外,還有以下幾種“低級快樂”沉迷都是養廢孩子最快的方法

01

做個低頭族

家長先沉迷“低級快樂”

新年的飯桌上,熱騰騰飯菜都已經上齊了,可孩子們卻清一色地抱着手機坐在沙發上低頭玩遊戲

那個時候,不管家長們如何喊、怎樣套近乎,他們都充耳不聞,要麼是簡單地“嗯”、“哦”迴應下,要麼是煩躁地開口指責說“煩不煩呀,我知道了”

看着孩子們低頭沉迷遊戲的不可自拔、和偏愛模樣,幾個家長面面相覷過後氣憤不已,有些拎起來直接暴揍一頓,有些把孩子關小黑屋反省

直至有個膽大些的男孩直接發表不滿說:“你們大人只知道抱着手機不放,憑什麼光說我們,難道就因爲你們生了我們,我們就必須什麼事都服從嗎”

是呀,當孩子不服氣時一切教育和引導都是白搭

還遇到過一個媽媽,你找她有事的話最好是打電話,因爲發消息的情況下,她通常都是什麼時候看手機什麼時候纔回信息

剛開始的時候身邊有些朋友不能理解,他們覺得“哪有回消息不及時的,只有想不想回罷了,在這個被短視頻包圍的年代,誰不是手機不離手呢,更多的是看到消息不想回而已”

媽媽聽到這樣的話,她覺得很委屈

還特意解釋說:

講真的,聽完這些話,我愧疚不已,至少在沉迷於低級快樂這件事上,我沒有做到如這個媽媽那樣的認知

也大概是如此吧,當我得知女兒們沉迷於玩遊戲的低級快樂時,我雖然氣惱、但更多的是想辦法重新把好習慣養成

爲了做好這點,我做出了很多努力,直到大女兒說了句“每次你用iPad工作的時候我們都不敢說話,因爲你總是會不耐煩地告訴我們:等會,忙着呢”

再次因爲這句話感到慚愧

從那以後,陪伴女兒學習的每一天,我都會把手頭上的一切事情都放下,然後靜靜陪在身邊,當她們坐姿端正時表揚一句,接下來坐姿就會變得越來越標準,當她們認真對待作業被表揚時,寫作業的積極性也會更明顯…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家長什麼樣、孩子就會成長爲這個樣子

如果家長自己都控制不住、讓自己掉進沉迷“低級快樂”的陷阱,那又有什麼底氣去要求孩子必須遠離低級快樂沉迷呢

所以,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那家長務必先成爲這樣的人,不要自己整天做個玩手機的“低頭族”,平時也經常擡頭看看,多看看孩子身上進步和成長的痕跡

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也能真正從低級快樂中走出去

02

懶人型思維

總是覺得孩子現在還小

曾經,有人問“什麼是低級快樂”、“什麼又是高級快樂”

事實上,有關“低、高級”快樂定義,蘭媽卻認爲快樂的本質就是能量,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

而正能量能給孩子帶來價值觀、和成就感上的快樂,負能量也能讓孩子在發泄中讓自己的糟糕情緒得到發泄,從而獲得短暫舒心

所以,快樂本無定義,就在於你怎麼想、怎麼看,用積極正能量的心態去看待生活就是高級快樂,用懶惰負面的心態去看待問題也會墮入短暫的低級快樂

就拿身邊的一個朋友舉例吧

自從把大女兒養廢后,她總結了經驗:學習一定要從好習慣開始培養,有好習慣,纔能有好成績

於是,爲了讓小女兒不再走大女兒曾經走過的錯路,她從小女兒讀一年級的第一天開始,就給兩個孩子準備好了“爲期一個月”的兒童成長計劃表

表中包含按時早起早睡、飯前洗手、按時吃飯、睡前洗漱等生活習慣,還有認真閱讀、完成作業、複習功課、坐姿端正、整理書包等學習習慣

特別是完成作業、和複習功課兩項還有加分任務,假如當天作業量能高效完成,複習的聽寫單詞、默寫古詩正確率高,都會得到1分、2分、和3分不等情況

在自律計劃表的激勵下,兩個女兒剛開始都表現得特別積極,對媽媽分配的任務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

可就在最近一段時間,朋友的兩個女兒突然有情緒了,面對每天本該做的事情也表現得特別煩躁

直到問起原因才知道,原來奶奶心疼孫女,每次看到孩子都會嘮叨說:

而朋友得知奶奶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後,她也開門見山對老人說:

確實如此,有句話說得就很對:不怕孩子不聽話,就怕有個懶人思維的家長

在蘭媽身邊有不少家長就是這樣的想法,他們每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時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就好了”

可事實上,孩子小,並不代表他們身上有了問題不用重視、有了錯誤也不需要糾正

如果我們總是在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或者犯錯的時候對他們表示:“年齡小,長大就會好”之類的懶人思維話,那孩子就永遠也“長不大了”,他們也會一直藉着“年齡還小”的藉口把所有問題視爲理所當然

不想孩子陷入這樣的低級思維,那該管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管教了

03

和稀泥態度

孩子說什麼都不想得罪

有時候,“愛”和“慣”只是一念之差

如果運用得好,是孩子的福氣,但如果運用得不好,很有可能就是家長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了

認識這樣一個“和稀泥”奶奶,兒媳婦出差那段時間,她被接到城裡照顧了孫女一段時間

在那段時間,奶奶也是變着花樣地給孩子做好吃的,生活上更是竭盡所能地儘量滿足

但這對孩子而言,滿足就沒有盡頭,今天輕易得到了一顆棒棒糖,今後的某天就想得到整個超市的棒棒糖

終於有一天,她兜裡的積蓄就因爲無條件滿足孫女而所剩無幾

本以爲,奶奶會藉此管一管孩子隨便亂買東西的壞毛病,可她卻不願得罪孫女

每當孫女回家對她撒嬌想要什麼時,她都是不拒絕、同時也沒有立馬行動的態度

這一點,可算是把孫女急壞了,眼見撒嬌沒有效果後,她就開始抱怨“奶奶不守信用,是個滿口謊言的壞奶奶”

一聽這裡,奶奶心裡肯定難受極了,她告訴孫女:“不是奶奶不想給你買,而是奶奶兜裡沒錢,沒錢就什麼也買不成了”

孫女說:“那你問我媽媽要錢”

奶奶再次解釋:“我哪好意思跟你的媽媽張口要錢呀,萬一她不高興了怎麼辦?要錢也是你自己去開口”

沒想到,小傢伙跑到媽媽那裡張口就是:“奶奶說你不給她錢花,她讓我來開口找你要錢”

於是,傳話的結果就是不斷增生的誤會、與矛盾,媽媽認爲奶奶耍心機,奶奶以爲媽媽摳門不願意拿錢

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長應該樹立的形象就是有一說一,有什麼也最好是當面說清楚

特別是不滿孩子身上的某些行爲時,直接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比起“等過段時間吧”的和稀泥要更有引導價值

也許有些家長不希望說太直白的話得罪孩子,但教育裡的規則和底線也是不可少的潤滑劑,如果一開始就對孩子小心翼翼地捧護習慣了,那孩子將來又如何經得起大風大浪呢

說到最後,關於養廢一個孩子就是讓他們沉迷“低級快樂”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