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大肚魚吃孑孓?臺大楊平世教授:原生種蓋斑鬥魚也吃

積水一定要記得倒在陽光可曬倒的柏油水泥地,讓孑孓熱死。(圖/臺南南區區公所提供)

記者林冠瑜/採訪報導

南部登革熱疫情擴大,網路流傳以「生物防治法」截斷孑孓生長,中華醫事科大校長9日甚至在仁德滯洪池內,放養孔雀魚土蝨魚類。但民衆質疑,孔雀魚和大肚魚都是外來種,會不會沒滅掉孑孓,反而影響生態臺大昆蟲楊平教授表示,大肚魚和孔雀魚都已算是歸化種了,影響環境不會那麼大,當然若是使用原生種如蓋斑鬥魚,會更好。

孔雀魚、大肚魚外來種,破壞生態?

臺大昆蟲系昆蟲保育研究室的楊平世教授表示,大肚魚是日治時期引進,孔雀魚早在30年前就出現,已可屬歸化種,它們在野外也常見,此兩種魚類不僅吃孑孓,它們耐污性高,可存活中度污染水質,因此若流放在私人的封閉水池中,對野外生態的衝擊應該沒有那麼大。

「當然如果是原生種更好」,楊平世說。教授舉例同樣也吃孑孓的原生種蓋斑鬥魚,「二十多年前南部發生嚴重登革熱,就有試過。」若要流放魚類,要注意至少水量要充足,「不然魚會跳出水面,掉在泥沼中,死給你看!」教授邊提醒邊打趣的說,對於無法疏通的蓄水地方來說,或許可以一試。

住家積水一定要倒掉。(圖/臺南南區區公所提供)

網傳「故意放水養蚊,一次趕盡殺絕」

登革熱疫情爆發,民衆也在網路社羣上流傳「殺蚊妙招」,像是故意在家中外面儲水,吸引大量的蚊子產卵,之後再將水倒掉,一次對蚊子的幼蟲「趕盡殺絕」。楊平世說,確實有這種方法,但「一定要整體居民一起做,規模大才有效。」

楊平世說,此種方法曾經在臺北市的永建國小實驗過,但是「有一致命的缺點」就是「一定每三、四天要倒水」,只要一忘了倒,「蚊子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倒水時,也一定要記得把水倒在平坦,陽光可照射的水泥地或乾地面上,利用太陽高熱將孑孓殺死,「千萬不要順手倒進水溝裡」。

▲楊平世認爲噴藥是目前阻斷孳生源增加的主要辦法。(圖/臺南南區區公所提供)

防疫建議

楊平世認爲,目前的疫情規模,確實應該先噴藥,把成蟲數量壓制下來,然後阻斷孳生源,當然重點還是民衆要留意生活環境中的積水。曾在近日前往北部勘查私人遊樂園的教授說,在垃圾場裡隨便一個丟棄的小塑膠杯,「裡面就能長4、5只白線斑蚊」,以最近氣溫仍有30度的狀況,蚊子產卵後,只需4到5天就能長爲成蟲,「你說那擴散驚不驚人?」

楊平世說,「目前動員社區開始清理環境的政策是對的」,但以地方人力有限的狀況,他建議中央應出動國軍協助,因爲很多地方並不是一般住家,而是大規模的廢棄場地,只要一點點的積水,或有廢棄物垃圾堆,就能產出成千上萬的病媒蚊,不論是噴藥或是搜索區域的積水等,最基本的都還是需要人力,「中央能夠出動國軍協助,將孳生源控制住比較重要。」

▲水溝也是孳生病媒蚊的主要地方。(圖/臺南南區區公所提供)

另外,教授也去考察了住宅圈的狀況,清潔隊或是居民習慣把道路的落葉成堆樹下,「落葉堆中溼度高又陰暗,白天這些蚊子就躲在裡面休息。」最好將掃到的落葉直接清掉作堆肥,免得會有更多的蚊子躲藏。

楊平世也說,除了一般殺蟲劑,也可使用生物農藥蘇力菌,可投放在水溝,都可以有效的清掉蚊蟲。「噴藥,民衆居家防疫,清理可能孳生蚊子的地方,加上生態防治,多種方法整體的施作,纔能有效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