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肯定手語列入國家語言 聾童保障仍需配套
人稱「南臺灣手語教父」的顧玉山(右)與其學生周湘瑤(左)。記者樑雅雯/攝影
9月23日爲國際手語日,學者顧芳槐今天在一場座談會表示,臺灣雖將手語入法,但學手語的人不多,國家語言發展法給予的資源、教材是給「聽人」學生,0到6歲學齡前的聾童相對缺乏,需要更多配套。
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上午主辦「聯合國、臺灣與世界手語日」座談會,由美國德州拉瑪大學聾教育博士顧芳槐專題演講。
顧芳槐的父親顧玉山,被稱爲臺灣手語教父。顧芳槐說,臺灣手語研究缺乏,他回臺就是希望把美國經驗帶到臺灣,從學校、社會、家庭等各個層面能夠重視聾童。
他表示,手語是聾童對外溝通最快速的語言,但在臺灣,聾學生學習的是口語,而不是手語。根據美國的研究,手語對聾童有非常大的幫助,能夠吸收更多資訊,取得更好的學歷,就有可能有更好的工作,甚至可以成爲律師、政治家或具有專業技術,因手語而拿到證照。
顧芳槐會前受訪表示,國家語言發展法納入手語是一件好事,提升臺灣手語地位,但國家語言法將資源與教材給「聽人」學生,對於0到6歲學齡前的聾童比較缺乏,法制面不太完善,也沒有太多配套措施。
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廖福特受訪表示,希望透過世界手語日,讓臺灣手語普及化能夠實踐,不要因爲溝通不完整而造成其他傷害,比如很多的法律案件,溝通內容就非常重要,避免無辜者被冤枉。
手語翻譯員丘安受訪表示,不論大小場合,協助聾人跟聽人之間的溝通,完成每一場對話、會談,即便是簡單的溝通,她都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她也憂心,學校的手語社團人數愈來愈少,甚至倒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