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原物料股 投資新思維
【文/鄭威宏】
棒球場上六至七局前後,籃球賽的下半場,似乎都有着特殊的魔力,經常出現節奏變化,甚至讓最終比賽的結果出現重要轉變。同樣的,自從二○○九年美國聯準會(Fed)先後推出三次QE政策,一次次改變市場預期心理,使得金融海嘯失血止住;不過,今年Fed新主席葉倫揭開QE退場布幕,連續二次縮減QE。換言之,一四年後國際央行貨幣政策重新定調,未來將不再是大量印鈔來控制市場預期心理,取而代之的是「通膨」!
下半場比賽開始
事實上,執行QE政策時,學術界看法相當分歧,不過,就目前全球總經數據來看,證明當時大量且不斷的QE,確實扭轉市場、人民對未來的心理預期,將恐慌拋在腦後,所謂的「QE無用論」不攻自破外,甚至貨幣學派口中QE將隨時引爆大量通膨的言論,也被打個大大巴掌。
如今,美國民間失業率、消費者信心等確實都較金融海嘯後還要好上不少,另外,像是儲蓄佔家庭所得從一二年附近的八%大降至目前四%,表示美國民間整體不再那樣擔憂經濟問題。企業積極去槓桿下,企業負債/資產比更是從○八年當時的三五%以上,降至目前約五%,表示企業財務體質相當強健,未來即使再發生一次系統性風險,相信將不再產生○八年當時那般波濤洶涌。
不過,雖然全球經濟最壞情況已過去,但貨幣政策畢竟是透過多層社會資金流動而達到最終央行目標,效率及直接性終就有其極限,如同零利率的日本,經歷失落十年仍無法自拔,就連葉倫近期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言演說也表示,目前薪資以歷史低檔的速度成長,經濟離完全就業目標仍有很大一段差距,正好呼應QE已對爾後經濟改善沒有太大效果之說,顯示QE應退場。
然而,其實當前通膨率僅一%,相較於Fed心中完全就業率五.二~五.六%之間,若依經濟學理論的角度看,貨幣政策應該還有很大操作彈性,但葉倫除了堅定意志讓QE退場,更直指物價增長持續偏弱,對經濟威脅還比通膨來得大。
大西洋另一側的歐元區,除了金融海嘯的洗禮,一一年更是引爆歐債危機,讓整個歐元區經濟深陷谷底,好不容易經歷時間的淡化,在去年底經濟開始出現正面的訊息,就連非日常消費財重要指標─新車銷售,亦出現連七個月成長。
歐元區亟需通膨救援
不過,歐盟統計局公佈的CPI指數卻從一一年九月一路重摔,去年九月跌破一%後,今年三月CPI僅剩○.五%,讓歐元區拉起通縮警報,除了《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表示歐元區應立刻QE外,花旗銀行更指出QE規模至少需一兆歐元起跳,才能將CPI帶動至二%左右的目標區。
溫和通膨是經濟發展的春藥,雖然美、歐兩大經濟體在後金融海嘯時代,一方是處於QE退場,一方卻是非常需要QE刺激,但目標卻有志一同,就是可想見的未來,盼通貨膨漲接手QE所帶來的預期心理責任,擔當推升經濟節奏換檔、走向另一個成長模式的核心主軸。
回到投資層面;金融海嘯後推出三次QE政策,導引資金走向資本、房地產市場,造就美股道瓊從○九年低點六五○○左右漲至目前一六五○○點,漲幅高達一五五%,全球股市普遍脫離當時底部,不過,這些年較熟知的股市漲跌變化,卻在QE退場之際悄悄出現明顯轉變。
今年以來指數漲跌變化與前幾年相差甚遠,尤其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股市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新興市場股市重新崛起(東歐新興市場主要受到俄羅斯與烏克蘭引起的地緣風險影響而走弱),更明顯的變化是,雖然中國經濟走疲不利原物料需求,但在美歐兩大經濟體「默許」下,提供CRB及原物料高度相關的紐澳幣值漲的空間,今年以來走勢「異常」強勁。(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7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