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羣”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本該成爲家長老師之間融合溝通好幫手微信羣,怎麼變成了“壓力羣”“衝突羣”――

“微信羣”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本該成爲家長和學校之間融合溝通好幫手的微信羣,每次出現在與家校合作有關的新聞裡時,卻總是與“壓力”“衝突”有關。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痛陳老師在微信羣中讓家長批改作業,繼而憤然退羣的新聞似推倒了家校間的又一副多米諾骨牌,視頻甫一發出,“家校矛盾”迅速登上各社交軟件的熱搜位置。不少家長談到自己對學校教育的不解:“科技作業、PPT、演講稿剪貼報,這些都是給家長的任務”;“除了改作業,還要改卷子,甚至還要輪流批改同桌的作業”;“早上7點到校指揮交通”;“午餐時間到校幫忙打飯”;“課餘給班級出黑板報”;“課後輪流打掃教室衛生”,如江蘇這位家長一樣,不少家長甚至發出詰問:“除了不能替老師上講臺,還有哪些教學任務是我沒做到的?”

家長不滿,教師也有委屈。微信羣的一點一滴都有被放大的危險,上海市楊浦區小學二年級班主任李黎用“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她告訴記者:“每天發通知、發作業之前都要想好措辭,很擔心一不留神就被截圖發出去”。

本該團結在一起的家長和教師,本來有同一個目標的雙方,忽然之間變成了“拉鋸”的兩端,“大家勉力維持着表面的和平。無事則已,一旦有一點點衝突,就有可能釀成很大的矛盾,帶來嚴重的後果。就像‘改作業’這件事一樣,一個導火索引爆的可能是爆竹,也可能是炸彈。作爲教師,我們真的很難。”李黎說。

這場風波表面的焦點,是家長該不該批改作業,而此後引發的,則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邊界和底線問題。哪些應該學校傳授,哪些應該家長指導?邊界是否應該釐清?又如何釐清?在教育漩渦中載沉載浮的雙方,應該如何攜手出發,新時代的家校合作,有範本嗎?

1 家長困惑:“一旦上學,永不下課”

新聞事件發生後,李黎曾在某調查網站就教師和家長孰是孰非隨機做了一個小小的投票,共收到3585份有效投票,其中認爲“教師問題大”的爲2600票,超過總票數的7成。

箇中感受,家長體察最深。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三小學生家長劉�~�~是一位“二孩媽媽”,大女兒讀小學四年級,小女兒讀小學二年級。談到新聞中家長對學校的“抱怨”,她表示“十分能理解”。“我們學校沒有出現過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事情,但是家長每天都要簽字、監督背誦等等,而且輪流爲學校站崗、打掃衛生都是有的。大女兒已經上了高年級,主課作業很多。科技作業、小實驗又佔據了爲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我應付一個孩子學業都很難,小女兒目前完全放養。因此我特別理解家長的‘吐槽’。”劉�~�~告訴記者。

劉�~�~希望的家庭教育是這樣的,飯後散步,回家有讀書時光,孩子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我覺得,學業以學校爲主,家庭教育應該以德育爲先,大家各有側重,各司其職。”劉�~�~告訴記者。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劉�~�~代表了大部分家長的心聲。在北京市西城區另一所小學,二年級學生王崢成績不夠突出,他的媽媽總是很擔心接到老師的微信。“這次數學測驗班裡98分以上的同學有20位,以下幾位同學未達到平均分”。數一數名單,王崢總是在列。家長羣裡的信息,老師的每一條都以感嘆號結尾。“請沒有達標的同學家長分析原因,明天私信發給我!”“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

王錚母親說,每一個感嘆號都像在自己心裡敲了一下,孩子沒考好,自己無形中被貼上了“失職家長”的標籤。“這次沒考好,能不能改正錯誤下次繼續努力?爲什麼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揹負這個壓力?難道老師就沒有責任嗎?”

學校教育的時間擠佔了家庭教育的時間,家庭教育做不好,反過來又影響了學校學習的效率。王錚母親認爲,從孩子入學開始,每一位家長似乎都變成了老師的“助手”,孩子從學校放學,就在家庭中繼續“上學”。“一旦上學,‘小夾板’就套上了,永不下課。”王錚母親這樣說。

2 家校雙方:焦慮與期待下的“緊螺絲”狀態

無論是教育法,還是地方教育法規,都對中小學作業管理有着詳細的規定,如浙江省規定“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佈置的作業”。山東省規定“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教師們也有自己的苦衷。對於家長“批改作業”“批改試卷”等說法,李黎認爲,這並不是教師推卸責任。“我瞭解到周邊有的教師會留部分作業請家長批改,對此很多家長不理解,認爲‘家長批改作業無法讓老師瞭解學情’。其實我瞭解到的情況不是這樣的,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分層教學,他們要求學生做好課後複習,並把作業分爲‘一號本’和‘二號本’,‘一號本’是學校完成的,由教師批改,‘二號本’是家長負責,着重課後複習,這樣纔是完整的學習鏈條。”李黎說。

李黎認爲,如果真的推卸責任,完全可以“照章辦事”,“講完下課,不留作業,效果如何不做覈算,而不是現在對學生學習效果如此看重。”對於家長們提到的“到校站崗”“打掃衛生”“出黑板報”等現象,李黎認爲,這也是家校之間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誤解。“據我瞭解,這些情況基本上都是爲了實現‘家校共育’的目標。希望孩子們通過看到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的工作,會對學校產生更強的認同感。”

無論如何,在壓力的裹挾之下,家校之間走入了“一個導火索就能點着的狀態”。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於曉冰用“緊螺絲”形容家校雙方目前的焦灼之態。“其實,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學業存在相當強的期待,而且非常焦慮。這種焦慮反過來會推動老師在學業方面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當老師做不過來的時候,總會希望家長能夠做得更好,於是在雙方的焦慮與期待下,這個壓力變成了一種‘緊螺絲’的狀態,對孩子的學業,越壓越緊。”

3 專家理想的家校之間應該有一定界限

每一次家校矛盾一觸即發的時候,於曉冰都忍不住想:“其中,最可憐的是孩子。”

“我們經常說,學校和家庭應該擰成一股繩,現在擰成的這股繩,擰成的這股勁兒,都用在了孩子身上,所有的壓力都讓他們承受了。教學的壓力、升學的壓力全繫於孩子身上。我認爲,理想的家校之間應該有一定的界限,如果過於‘親密無間’,一點風吹草動家校之間就要互相詰問,那麼孩子的成長空間就越來越小了。”於曉冰這樣說。

他的觀點得到了北京市101中學原副校長嚴寅賢的佐證。嚴寅賢認爲,家校之間應該有一定距離,“無論任何時代,最有效的家校溝通都是面對面”,所以他認爲,微信羣不該成爲家校溝通的主要工具。“尤其是給高年級學生布置作業、通知事情不需要用到微信羣,他們已經可以做到自己記錄了,不像低年級時候識字水平有限,需要告知家長。而且,高年級同學隨時看手機上的作業,反而會引起電子產品的濫用。”嚴寅賢說。

對於家校之間的分工,是否應該各有側重?不少專家認爲,應該有相應界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學業主要應有學校和教師負責,家長應該在學習習慣養成和爲人處世方面多下功夫。“對於不少學生家長而言,三年級以上的各科作業,在批改和修訂上可能就有一定誤區了。因此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其實並不科學。”

東北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功能不同,家庭以生活教育爲主,注重孩子的社會能力培養;學校以生產教育爲主,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家庭教育體現親子關係的感化,學校教育體現師生關係的強化。“學生在校的學習與延伸的家庭作業,教師是主要責任人,但應要求家長關注,鼓勵參與和監督。學校工作鼓勵家長以志願者形式參與,不應強迫。有效的家校共育是雙方發揮各自的教育優長,實現互補,而不是把教育責任推給對方。”

儘管各有側重,但又一脈相承,相互融合依存,這是家校之間的奧義,如何能發揮最大優勢,等待每一朵花開?於曉冰認爲,應該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其實,雙方都缺少一些耐心等待的心態和能力,更多的時候不斷地加壓,拔苗助長。”

同時,儲朝暉認爲,優質教育資源的相對缺少也是家校雙方矛盾的原因之一。“從根本上說,解決好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均衡的問題,矛盾就會相應化解。”

(記者 姚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