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學校教育,父母如何參與?

文/王惠英

教養,是父母的事;教育,是學校的事?這個舊觀念落伍了。隨着108課綱的導入,關於教育,父母可以參與的面向深度,比以往更深且更廣。

關於孩子的教育,爲人父母經常有說不完的擔憂,但所擁有的力量也比想像中來得多。父母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人,如何爲孩子選學校、如何在過程中協助學校及老師、參與教育政策、陪伴孩子學習,並學習把孩子的教育權拿回手上,是新時代父母的新課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讓孩子得到他們需要且應得的教育,以擁有快樂、豐碩、有意義人生

教育,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父母在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可以參與的議題很多,本期主題將從父母的三種角色、可以參與的七種議題切入分析。

教養,是父母的事;教育,是學校的事?這個傳統舊觀念已經落伍了。

關於教育,父母可以參與的面向和深度,不只是在孩子學校門口當交通導護志工。隨着108課綱的導入,新型態學校教育更需要父母有角色。

拿回教育權,當孩子的領航者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所擁有的力量比想像中來得多,因爲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孩子的個性興趣和才能。如何爲他們選學校:公立的?私立的?實驗型的?還是乾脆自學?如何在過程中協助學校及老師、參與教育政策、陪伴孩子學習,新時代父母正在學習把孩子的教育權拿回手上。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曾在《教育應該不一樣》書中疾呼:「醒醒吧!家長,你可能就是扼殺子女天賦的頭號殺手。」這一切歸咎於臺灣教育經常用標準化或制式化的方式來培訓孩子、期待孩子,不允許每個人有自我不同的想像空間和發展路徑。

「很多忙碌的家長把教育『外包』給學校,將教養的責任讓渡給老師,但其實父母纔是真正陪伴孩子一路成長的『領航者』(navigator),」嚴長壽說。

關於孩子的教育,爲人父母經常有說不完的擔憂,但所擁有的力量也遠超乎想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讓孩子得到他們需要且應得的教育,以擁有快樂、豐碩、有意義的人生。

新時代家長五大關鍵課題

《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是有「世界教育部長」之稱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的代表作之一,全球熱銷超過百萬冊。他在這本書中分享很多個人如何開展創意人生的故事,包括今年7月剛辭世的英國著名編舞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如何從一個上課動來動去、成績一塌糊塗的「問題兒童」,發現自己擁有跳舞的天分,創造了《貓》與《歌劇魅影》等成功的音樂劇

「坐不住」的孩子,最後成爲編舞大師,這不該是百年一遇的故事。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瞭解周遭的世界、發現自己的才能,並能夠做自己擅長的事。

肯.羅賓森認爲,父母對教育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並在新書《讓孩子飛: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You, Your Child, and School: Navigate Your Way to the Best Education)提出很多實用的建議。家長要爲孩子的成長創造最好的條件和機會,必須掌握下列五大關鍵課題:

課題1.全世界都在快速改變中

家庭、孩子、工作,整個世界都在快速改變,教育方式也必須從根本改變,才能幫助孩子面對21世紀生活與工作的挑戰。

肯.羅賓森指出,隨着家庭結構的改變,「家長」這個名詞的內涵指的不只是雙親,也可以是單親、祖父母、同性伴侶、志工或伴護者。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較早熟,但愈來愈不健康,經常坐着不動,同時承受較大的壓力。數位科技也顛覆了工作市場,很難去預測今天的孩子在5年、10年或15年後會做什麼樣的工作。

因此,父母不能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孩子的教育。例如,大學學歷可能有助於求職,但不再是就業保證,真正要關照的是孩子擁有的才能、興趣、個性與最適合個人的機會,以及培養創造力、應變力、協作力、高EQ、團隊精神等新時代技能。

課題2.做一個「夠好」的父母

心理學家馬斯洛(A. H. Maslow)以金字塔圖像呈現人類不同的需求層次,從最底部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愛與歸屬感、自尊與受人尊重,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正好說明爲人父母的角色和教育的角色是一致的。

不必做完美的父母,只要做到「足夠好」或「稱職」就行了;但怎麼做,則和自身的個性及經驗有關。臨牀心理師李依親談到,根據規範要求與關懷迴應的高低向度,父母的教養風格主要可分爲四種:專制型、權威民主型、放任型和忽視型,父母可以依孩子不同階段的需求,採取適合的教養方式。

親子共學團體教師陳逸蓁則主張,權威民主型的父母是陪伴型的教練,也是高功能的啦啦隊,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快樂、懂得自我負責、喜歡合作,是值得父母努力學習的教養方式。

課題3.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手足也有很大的差異。家中有2個以上孩子的爸媽,應該都能深刻感受到這點。「孩子的才能就像地底下的天然資源,有待進一步的發掘及發展,」肯.羅賓森指出,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興趣和個性,並安排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

「瞭解孩子,而不是期望孩子,」臺大社會工作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馮燕分享,她曾經期望兒子成爲藝術家,後來慢慢體會如何觀察孩子、瞭解孩子,跟着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發現「閱讀自己的孩子是樂趣無窮且充滿驚喜的」。

臺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升也建議,家長最好從小幫孩子找到興趣和性向,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觀察、記錄孩子喜愛的事物,可能是玩積木、畫畫、講話、觀察大自然或容易與人打成一片……,然後考量孩子的個性特質及家庭環境等因素,安排最適合的學習環境。

課題4.在學習如何學習的路上

養兒育女是一輩子的功課,總有學不完的新事物。「孩子的行爲表現,就像是一面最好的鏡子,隨時提醒父母反思、修正,」陳逸蓁表示,只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就能夠有所改變,「我們不是在教孩子學習,而是一直走在『學習如何學習』的路上。」

友緣基金會臨牀中心督導楊淑芬曾帶過一個小四男生,是老師眼中的乖小孩,也是「危險的好孩子」。別人在做不能做的事情(如衝撞老師、欺負幼小)時,他會在旁邊搧風點火,引發更緊張的人際衝突。「因爲在高期待、嚴格的環境下成長,他心裡需要被關照的缺口很大,親子關係仍是最重要的解方。」楊淑芬說。

此外,面對多元化的教育選擇,父母也要重新認識不同的教育體系,並詢問自己最根本的問題:希望孩子知道什麼、瞭解什麼、能做什麼,再看看孩子需要學習什麼及如何學習。

課題5.共好,教育就會變得不一樣

教育不是一種消費,家長無法完全外包給學校、安親班或老師,而是要建立親、師、生合作的共好關係,才能走出有希望的未來。

談到親師溝通的訣竅,南大附小教師溫美玉強調「心態」很重要,不要想去指導或教導什麼,而是要「同理」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她以前每星期都會寫信給家長,分享想法或旅行見聞;現在則成立班級社羣,主要是提供給孩子的平臺,家長不用刻意按贊。「讓孩子更好」是凝聚老師和家長的目標與動力。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家長會的創會會長陳臣偉也分享,在共好的前提下,家長透過多聽演講、看書及實際參與學校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甫於2016年創校的北大國小,去年開始導入「自我領導力教育」的特色課程,即是由親師生三方合作促成的,將主動積極、以終爲始、要事第一、雙贏思惟等七個好習慣,共同內化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集結更多力量,促成系統改變

除了在既有的體制內尋求改變,也可以集結更多家長的力量,促成系統的改變。

成員大部分由臺灣親子共學團媽媽組成的「歐巴桑聯盟」,過去曾爭取臺鐵親子車廂、拒絕公園遊具罐頭化、要求市府正視空污問題等。她們在奔走過程中發現,很多想法一再被打折扣,決定跳出來參加年底的縣市議員選舉,希望能真正伸張小市民的心聲,讓孩子得到更理想的教育、擁有更友善的成長空間。

教育,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父母在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參與的議題很多,本期主題將從父母的三種角色、可以參與的七種議題,切入分析。

延伸閱讀:

1.家長篇〉5分鐘檢核教養態度:父母有6種,你是哪一種?

2.那封空白的悔過書,幫11歲的孩子說出了什麼?

3.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教導,讓他們不會因爲一時的物慾不滿足而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