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高原百姓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聽說我們這兒來了不少北京的大專家給免費看病,真是太高興了!”7月9日一早,伴隨着淅淅瀝瀝的小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58歲的差保和兒子代卻一大早趕到縣人民醫院門口排隊。
7月8日,一支300餘名首都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隊,奔赴果洛州下轄的6個縣區進行醫療幫扶活動。其中,27名醫療專家前往達日縣,爲當地百姓進行義診巡診、醫療培訓、健康講座。
達日縣位於果洛州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人口僅3萬餘人。去年4月21日,達日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活動已連續13年在邊疆民族地區進行大規模健康志願服務。“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鄭紅兵表示,此次青海果洛行,要堅持不懈爲羣衆辦實事做好事,着力解決高原地區羣衆在醫療上“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
多年前,差保右小腿因意外受傷,行動不便。隨着年齡增大,腰疼也加劇,她就很少出門了。得知縣醫院近期有專家坐診,差保前一天給兒子代卻打電話,囑咐他一定要接自己去縣醫院看看。“阿媽一大早還反覆催我早點兒去家裡接她,可別遲到。”代卻說。
差保對此次專家義診特別珍惜,她期望能夠在專家的診治下,緩解腰腿疼以及困擾她多年的肝包蟲病。
肝包蟲病又稱棘球蚴病,是青藏高原地區較常見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致使當地部分農牧民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達日縣衛生局局長格桑說,達日縣是肝包蟲病的高發區之一,以肝包蟲病爲主的地方病傳染病是達日縣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嚴重影響着牧民羣衆的身心健康。
自2019年以來,達日縣將防治以肝包蟲病爲主的地方病傳染病作爲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讓當地羣衆更興奮的是,來自“大城市的大專家們”走進達日縣,讓他們能夠“足不出戶”享受到千里之外的醫療專家資源。
“我們出不去,他們就走進來,專家團隊還特意爲我會診,太感動了。”差保一臉期盼地說。這回不僅肝包蟲病的後續治療有了希望,她還免費領取到一大包緩解腰腿痛的藥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張晶,也一直牽掛着高原地區患有肝包蟲病的百姓。
2020年9月,在學校每年一次例行的肝包蟲病篩查中,剛剛升入初三的巴旦(化名)被一個噩耗擊中:他被確診爲肝囊性包蟲病,包蟲囊腫約雞蛋大小。
如果肝包蟲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他將不能順利升入高中。今年3月初開學得知自己的情況,巴旦既難過又焦急,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這樣一個常見的小病,竟然會影響到我上學?”7月2日,中考結束後,巴旦再次來到縣醫院檢查,體內的包蟲囊腫又長大了一倍多。“孩子還那麼小,必須立即接受系統治療,可不能耽擱。”得知巴旦的情況後,張晶坐不住了,讓縣醫院的門診醫生把巴旦叫來,並將其病例提交給專家團。
“我希望能夠儘快好起來,繼續讀書。”面對巴旦渴望的眼神,張晶很心疼,她意識到,這裡的醫療水平和健康教育遠比想象中薄弱。當地人生病不肯及時就醫,缺乏對肝包蟲病這類傳染病的瞭解和預防知識。
張晶認爲,一定要將醫療援助從“輸血”向“造血”轉變。當地的病患需要持續、定期的醫療援助,同時要多進行疾病預防和健康知識普及,“把健康的種子留下來”。
在張晶的持續關注下,巴旦目前已被轉到果洛州人民醫院,8月初,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將親自爲其做肝包蟲囊腫切除手術。
“我們要給老百姓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北京社區健康促進會會長吳永浩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就是要以基層爲重點,以改革創新爲動力,預防爲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理念融入政策,讓人民共建共享。
“培養一批優秀的醫護隊伍,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力量。”北京恆安中醫醫院院長餘志忠說,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同紮實推進“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將學習成果轉化爲解決人民羣衆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