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臺商與臺企的機會來了

社評

大陸臺商基於成本與中美貿易戰等因素,近年紛紛調整策略,把原本集中在大陸的產能分散到世界各地,包括臺灣,不再以大陸爲供應鏈主軸,藉此分散市場風險。這樣的策略佈局不能說不對,不過,大陸經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臺商與臺灣企業界應予重視,以免錯過新的發展機遇

大陸持續加強推動內需

大陸《求是》雜誌日前刊登一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話,這篇文章看似與臺商無關,但抽絲剝繭可以發現,他是在提點大陸未來發展的藍圖方針。習近平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基於經濟循環暢通無阻、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這三大基礎上。對照早先公佈的「十四五規畫」及「2035遠景目標」,兩者邏輯如出一轍。也就是說,大陸經濟發展的重點,除了持續加強推動內需的消費與投資,促進內部循環經濟暢通外,同時要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體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而其成功關鍵是對外開放,而不是閉關自守。

在這樣的前提下,臺商能夠發揮的地方不少。就以促進內部循環經濟暢通爲例,這些年來,有意朝向內需轉型的臺商多已充分認知到,大陸的人力土地與環境資源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融入科技或創新元素,減少無效率生產。甚至結合在地企業,開發出全新的營運模式。

知名臺商艾美特電器,就是一路從原廠委託製造(OEM),到原廠委託設計(ODM),再升級自創品牌(OBM)的成功轉型案例。過程中,艾美特除了不斷從事技術升級、發展差異化的高附加價值產品,更結合大陸在地資源如天貓與京東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綿密的銷售網路,最終全面打響大陸名號;近來甚至與中國TCL集團合作,共同規畫開發科技園區,不只讓舊廠區的土地資源得以活化運用,也成功搭上大陸內需轉型的列車

再以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體系爲例,過去在大陸投資設廠累積的經驗優勢,讓臺商能夠快速且輕易地融入在地供應鏈,找到能夠搭配的上下游零組件供應商,降低交易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過去的經驗與優勢,可以套用在大陸最新自建供應鏈政策中,找到利基。例如專研車用電池材料的上市公司立凱電能,就鎖定大陸龐大的電動車供應鏈市場,採取與當地廠商策略聯盟方式,成功切入大陸電動巴士整車市場,也爲其他臺商做出良好的示範。

生產重心應仍放在大陸

近年來臺商慢慢開始往外分散產能、趨避風險,但無礙在大陸的策略佈局。不難理解,大多數臺商產能分散歸分散,但真正的生產重心仍放在大陸,畢竟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像大陸一樣,有着如此龐大又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況且,大陸並不排斥借用外力來加速這個進程。所謂的全面對外開放,其中一個重要意涵,就是持續吸引外部資金與技術,協助大陸的轉型升級。而臺灣在半導體方面的技術,自然就成爲大陸亟欲吸收的對象了。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臺商也必須特別留意,不能錯把馮京馬涼曲解大陸的政策方向。近期大陸出口暢旺,1至2月年增60.6%,3、4月也都成長3成以上,千萬不要誤以爲大陸將重回以外需帶動成長的老路,把資源再度投入出口導向相關產業。這不只是犯了認知謬誤,也會造成巨大的投資損失。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舊思維,與當前大陸經濟轉型方向完全牴觸。

臺商積極參與大陸改革開放,也從改革開放獲取龐大的商機與利益。大陸經濟將進入新發展格局,如何善用過去的優勢與經驗,正確認知並做出明智決定,是臺商必須要做的功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能再用傳統的舊思維看待大陸轉型新方向,而要與時俱進、因時因地制宜,確切掌握大陸發展的最新格局與動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存活下來。相信這也是臺商發揮韌性、證明自己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