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國科研“國家隊”
“奮鬥者”號從萬米海底上浮,有什麼“秘密武器”?通過虛擬畫面,如何隔空操控機械臂做出一樣的動作?
近日,中科院在全國的百餘個研究所舉辦第十七屆公衆科學日,依託各自研究領域,推出不同類型的科普展品和科學實驗。一大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園、天文臺站、博物館、野外臺站、大科學裝置等,也向社會公衆開放。
超導磁懸浮、掌心噴泉、隱身的玻璃……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與B站聯合主辦的“中二所互動展示中心”,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青少年觀衆。專業的志願講解團隊,還針對“老師不教,爸媽不會”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高溫高壓物理如何“點石成金”、超強超快激光怎樣擊穿大氣――與此同時,一批UP主跟着科研人員一同走近物理所的高端科研設備,用通俗好玩的解說開展科學“破壁行動”。
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怎麼合二爲一?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觀衆正在體驗工業級5G和數字孿生帶來的“超現實”力量。通過操作屏幕上的虛擬機械臂,可以隔空遙控桌子上的實體機械臂,同步做出一樣的動作,體驗科幻電影裡的神奇操作。
還有智能人臉畫板、脣語自動識別、量子計算機模型……“黑科技”近在身邊,前來參觀的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暢想起未來的技術飛躍。
如何用“意念控制”幫助病人康復訓練?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通過設備對腦電波進行捕捉,將運動意念傳導出來,並指揮配套的康復器械運行,以此帶動肢體運動――“意念控制”不再神秘,背後有一系列複雜的科學原理支撐,也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無人駕駛車、仿生機器魚、手術導航機器人、非接觸式心率監測……這裡的科學展示與互動體驗,讓人切身領略“自動化之光”。
在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普音樂劇《化學生僻字》唱出元素週期表的故事,科學魔術秀《元素的碰撞》讓小朋友們驚歎不已。參觀者自己動手製作液態金屬畫,爲公衆科學日留下獨特的紀念。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結構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嚴開祺還帶來科學公開課,講述中科院理化所微珠材料研發團隊幾代人接續奮鬥,研發出國產化固體浮力材料,保障“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從萬米深海安全上浮的故事。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著名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面向公衆開放;在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一批科幻作家與航天工作者近距離交流……公衆科學日是中科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每年5月,該院各個科研院所都如約面向社會公衆開放。
(據新華社電 記者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