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iPhone放入攪拌機攪碎 得出4萬童工賣命挖礦真相

研究團隊將iPhone放進攪拌機攪碎。(圖/翻攝自University of Plymouth Youtube)

科技中心/臺北報導

手機是我們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產品,但你瞭解裡面用了哪些原料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拍攝了一部影片,他們將1支iPhone 4S放入攪拌機裡攪碎,爲的是要讓人們瞭解智慧型手機中的化學原料來自於哪裡。

在影片中,他們把iPhone放入加了水的攪拌機裡,開啓攪拌機電源後,沒多久iPhone就被攪得粉碎,之後他們把攪拌機裡的碎片個別分類裝到多個培養皿中,在500度的高溫下與過氧化鈉混合,最後進行分析。

最後發現,1支iPhone 4S含有33克鐵、13克矽、7克鉻、6克銅等,還有包括90毫克銀和36毫克黃金的金屬。1支手機的含金量,是高等級礦產資源的100倍,從手機裡淘金效率比19世紀加州淘金者來高出許多。要製造1支手機,大約需要10到15公斤的礦石,其中包括7公斤高品位金礦石

最值得留意的是,手機內還有一些含量微小卻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屬,比如900毫克鎢,和70毫克的鈷、鉬,這些稀有金屬很多都是來源於剛果共和國非政府軍事組織所控制衝突地區礦區,這些稀有金屬的開採,往往是伴隨着壓榨童工暴力等開採行爲而來。

但手機必須依賴這些稀有金屬,例如鈷是手機電池的重要材料,iPad、MacBook和Apple Watch這些電子產品電池都需要鈷,據彭博統計,全球約25%的鈷礦都用在智慧手機中,鈷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是鋰電池中最昂貴的原材料

剛果共和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鈷生產國,去年全球約67%的鈷供應都來自剛果,且鈷是剛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切斷剛果生產鈷的供應鏈,那些被壓榨的童工和礦工可能連基本的生存也無法保障。

▲剛果一名童工正在挖鈷。(圖/路透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剛果開採鈷的礦工中,有高達10萬名礦工必須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就進入礦井開採,其中包括約4萬童工也是如此。沒有保護措施之下,長期暴露在粉塵環境和有毒的鈷化合物,不少人都患上嚴重的呼吸疾病,生出的孩子很大機率會先天畸形

蘋果三星作爲全球手機大廠,雖然必須仰賴剛果的供應鏈,也要兼顧社會企業責任。蘋果在2014年曾發現剛果礦廠使用一名15歲的童工,當下沒要求礦廠將這名童工解僱,反而要求礦廠將他送到學校上學,並承擔學費。2017年蘋果也曾暫停採購剛果人工開採的鈷礦石,向供應商施壓,要求解決使用童工和礦工環境惡劣狀況

三星和BMW等公司,去年也啓動一項合作項目,支援剛果可持續開採鈷礦開採計劃,內容就包括要改善礦工的工作環境、確保礦主沒有僱傭童工等。

除了關注剛果鈷礦工的惡劣工作環境,普利茅斯大學研究團隊還希望人們藉此重視手機報廢后的回收問題。根據聯合國發佈的報告,去年全球共產生447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僅1/5獲得回收,專家預測到2021年全球電子垃圾將達到5220萬噸。

且現在智慧型手機多采用一體化設計,會愈來愈難拆解,蘋果、三星等這些大廠就必須負責起回收手機的任務,像蘋果在2016年就推出用於拆解iPhone的機器人,只要11秒就可拆解一支iPhone 並進行分類。

根據蘋果發佈的「2016年環境責任報告」,機器人每拆解10萬支iPhone 6能回收1.9噸鋁、0.8噸銅、0.55噸鈷、0.3公斤金、0.4公斤鉑系金屬、7公斤銀、55公斤錫、24公斤稀土元素、3.5公斤鎢、2.5公斤鉭。

▼iPhone攪碎後的碎片。(圖/翻攝自University of Plymouth Youtube)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