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大兩岸管住小兩岸(白德華)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在泰國長達12小時的會談,這意味在賴政府時代,美中「大兩岸」已替代二軌,將扮演管好「小兩岸」的角色。(圖/美聯社)

臺灣總統大選後,中美兩強相當忙碌。一方面大選前美國已一再放話「不支持特定候選人」,顯示過去蔡政府8年建構的緊密關係,美國不會無條件轉移到賴清德身上,因此選前白宮舉辦媒體簡報會聲明「不支持臺獨」,明喻「不支持務實臺獨工作者」,選後再馬不停蹄派代表團來臺會見三黨領導人。北京在對臺戰術緊縮之餘,更咬緊美國限縮臺灣問題的空間,從中聯部部長劉建超訪美,到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在泰國長達12小時的會談,這意味在賴政府時代,美中「大兩岸」已替代二軌,將扮演管好「小兩岸」的角色。

美國總統拜登在年底大選前不願「臺海生事」的姿態明顯,從去年11月「拜習會」達成「舊金山願景」起,到臺灣大選後派出親近前高官,連同AIT主席羅森伯格緊急訪臺,若臺海形勢不影響國家利益,美國不會如此宵衣旰食。從美國的行動到官員談話可知,在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乃至紅海危機後,臺海不生事已是美國的戰略制高點。所以臺灣大選後當媒體詢拜登反應時,他竟脫口而出「不支持臺獨」。

大陸也一樣。繼前年8月裴洛西訪臺後,北京要求「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大戰略架勢已擺出。大陸海協會長張志軍說,「臺獨的盡頭是統一」;裴洛西訪臺後中共對臺戰略已加速從「遏獨」到「促統」的挪移。頂層設計方針既定,從前年「峇里島對話」到去年的「舊金山願景」,再到近日王毅、蘇利文曼谷會談,美中對臺共識已上升到「落實不支持『臺獨』承諾,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換言之,美國想當全球霸主或扮演世界警察,沒中國的協助做不到。北京很清楚,穩住美國才能獲取國家發展的最大利益,這正是美國通用汽車前董座小約翰.史密斯(John F. Smith Jr.)提出的「史密斯原則」:遇上沒勝算的勁敵,就加入對方借力使力。

近1年來北京在全球長袖善舞,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和平峰會,金磚峰會上習近平對以哈衝突提「停火止戰」,王毅和蘇利文談紅海危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多次呼籲北京約束伊朗,在在證明兩強的互爲所需。所以臺灣大選後,「賴政府」的生存法則是什麼?

大選後,民進黨已從「全面執政」淪落到「雙少數」,賴政府應清醒地認識到未來施政的困境。若民進黨想長期執政擺脫「大兩岸共管」的困境,只有宣示以「親美和中」取代「親美抗中」,並凍結《臺獨黨綱》。前者是向美國交待,表明賴清德絕非「麻煩製造者」;後者是向北京攤牌,既表善意也限縮對岸對臺戰術運用的空間。

臺灣有6成民意支持「兩岸和平」,讓北京強硬政策師出無門。若新政府改弦更張提出「和中」政策,臺灣就更能掌握「小兩岸」的主動權。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