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通膨成轉機 確立強勢人民幣
旺報社評
全球通膨大火愈燒愈旺,從新興市場經濟體到歐美先進國家無一倖免。巴西、俄羅斯兩大宗商品及原物料出口大國,爲抑制通膨走勢,今年已連續升息6次,幅度分別高達23碼(5.75%)及13碼(3.25%),升幅都超出市場預期,南韓、挪威及紐西蘭等先進國家,也因物價飆漲而升息以對。
PPI與CPI剪刀差 史上最高
美國、歐元區及中國三大經濟體並未釋出升息訊號,但物價上漲壓力已不容等閒視之。美國因供給緊縮與薪資上漲,9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揚5.4%,創13年新高,扣除蔬果、能源等價格敏感商品後的核心CPI,已連續4個月超過4%,逼近30年前高峰。一向對通膨戒慎恐懼的德國,10月CPI也來到4.5%,上次看到這個數字是28年前。臺灣9月CPI年增率達2.63%,寫下2013年3月以來新高,核心CPI年增率達1.74%,創3年半新高。全球通膨燎原之勢,正加速形成。
弔詭的是,全球貿易總量第一、經濟規模第二的大陸,CPI走勢卻相對平穩。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9月CPI年增率只有0.7%,遠低於官方通膨目標3%,也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準,在全球火熱通膨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背後應與北京積極調控物價、限制企業調漲商品售價有關。早先限電風波,就有傳聞指出,是地方電廠耐受不住煤價上漲壓力,才聯合其他省市集體施壓中央,讓電價可以調升。
換句話說,大陸看似沒通膨壓力,實際上大宗商品與原物料飆漲的壓力,由衆多企業暫時背起來,一些難將生產成本轉嫁到終端消費的中小企業更苦不堪言。儘管CPI依舊位處低檔,代表生產端成本的PPI卻節節高升,9月已經來到10.7%,創下26年新高。生產物價高漲,廠商已叫苦連天,難保接下來不會傳導至CPI而拉昇通膨。
值得注意的是,PPI與CPI差距(俗稱剪刀差),來到史上最大的10%,代表供需兩端物價嚴重失衡,因而引發市場「類停滯性通膨」的疑慮。簡言之,經濟增速趨緩伴隨通膨增溫的現象,正在大陸發生,背後潛藏的通膨風險不容小覷。特別是此波通膨隱憂,主要是源於全球大宗商品與原物料的物價飆漲,進而形成的輸入型(或稱成本推動)通膨。這種型態的通膨對於大陸這類新興市場的衝擊,往往比需求拉動的通膨來得更爲劇烈,且難以用單一政策工具解決,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就是最好例證。
多融入市場元素 事半功倍
北京要謹慎應對這次通膨危機,首先須調整心態,不能因情況尚未惡化,就過於輕忽。另一方面,須妥善運用並搭配各種政策工具,針對背後風險與隱憂對症下藥。比如,強化平抑物價機制,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擡價格等行爲、針對轉嫁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減稅降費,幫忙負擔大宗商品上漲成本,甚至主動串接上下游產業供應鏈,提供穩定的原物料供貨來源等。
除了行政干預手段外,還需要透過市場機能來引導物價走跌,維持強勢人民幣應是最有效且具戰略意義的好工具。大陸當前通膨隱憂並非源自於消費端,而是生產端的原物料價格問題,若能適度讓人民幣升值,當能緩解進口物價上漲的壓力。
從7月底到10月底,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2%,正符合以強勢人民幣抑制進口物價的需要。大陸追求經濟升級轉型,就不能只借由出口創造更多外匯,而要在擴大出口的過程中,利用進口資源與技術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價值,才能帶動產業升級。換言之,在穩定物價與產業升級的雙重考量下,強勢人民幣更符合當前大陸的國家利益。
面對看似平靜但卻暗潮洶涌的通膨走勢,北京應對策略須靈活、多元與彈性。除了傳統既有的平抑物價措施外,融入愈多市場元素就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把握人民幣升勢、確立強勢人民幣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