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訪古問今
日前,記者走進浙江紹興市上虞區,領略“詩源東山,文化上虞”的獨特魅力。
上虞中心城區,美麗的母親河曹娥江穿城而過,該江是錢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灣。上虞是越窯青瓷的發源地,作爲中國最早的成熟瓷器,越窯青瓷被稱爲“母親瓷”。“舜避丹朱至此,作陶竈製陶”是關於上虞陶瓷生產的最早記載。上虞制瓷業自東漢始,一直延續到北宋,從未間斷。唐朝陸龜蒙曾詩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2011年,上虞越窯青瓷燒製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小仙壇窯址、鳳凰山窯址羣是全國文保單位。上虞從2014年起創建瓷源文化小鎮,小鎮的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藝術引領區一期已投入使用。小鎮着力打造全國瓷文化傳播新高地,創建國家級研學旅行營地。
多年來,梁祝傳說在上虞演繹。上虞豐惠鎮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的發生地。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作爲梁祝文化藝術高峰的代表作,其第一句就點明“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濱,有一個祝英臺”。2006年,上虞被正式命名爲中國英臺之鄉,梁祝傳說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上虞歷史悠久,名人匯聚。作爲中華文明始祖之一的虞舜,就出生在上虞曹娥江畔的虹蛘村,被後世尊爲“明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上虞”“百官”之名便源於虞舜,“舜會百官”造就了上虞歷史上第一次名人大聚會。
“此行不爲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千餘年前,李白寫就《秋下荊門》,尋訪東山。這座令詩仙念念不忘的山正位於上虞,東晉宰相謝安曾長期隱居於此,並與蘭亭王羲之、新昌支遁、餘姚許洵及居於東山下的孫綽等名士唱和雅聚。這裡逐漸成爲東晉之後的歷代文人墨客仰慕朝聖的“東山雅聚”之地。
而南朝宋時的謝靈運、謝惠連多次相聚東山遊吟唱和,又使之成爲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成爲唐詩之路上風流人物的“心之所向”。據考證,與李白同時期的前後400餘位唐代詩人,下江南,入錢塘,沿運河,溯娥江,遊歷浙東山水,尋訪名士風流,共計留下1500餘首詩詞,終於薈萃成一條獨特的“浙東唐詩之路”。
春暉中學矗立在白馬湖畔,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等先後奔赴白馬湖畔,一時名師雲集,氣象萬千,“春暉集賢”造就了上虞歷史上第三次名人大聚會,創造了上虞近代文化史上的高光時刻。
2006年初冬,國內13位著名學者專程探訪“浙東唐詩之路”,他們表示,謝安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的侄孫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的鼻祖”。專家們提出,“上虞不僅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驛站,更是‘浙東唐詩之路’的源頭”。今天,上虞正在加快推進大東山景區的開發建設,全力打造“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名山聖地。
2013年底撤市設區之後,上虞正式成爲紹興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上虞區緊扣建設“創新之區、品質之城”的總體定位,將高端製造實體經濟作爲上虞經濟主體的同時,着力培育以新材料、現代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爲重點的八大超500億元級產業集羣。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紮實的產業基礎,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以智能製造爲發展方向,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汽車關鍵零部件等,加快高端裝備集聚化和規模化發展,目前已擁有多個創新平臺。
同時,數字經濟也成爲賦能上虞創新發展的活力源泉。上虞e遊小鎮作爲當前浙江重點打造的122個省級特色小鎮之一,主要培育數字遊戲、數字動漫、數字影視等產業,目前已累計投資超50億元,聚集了各類泛娛樂企業497家,引進了中國美院遊戲藝術研究院、人民文創園等一批高端配套項目,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數字遊戲產業鏈和充滿活力的數字文創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