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明陸生成爲兩岸之春
私立大學及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發表共同聲明,籲請政府儘速開放陸生入境就學。(資料照)
一場突降人間的新冠疫情,不僅對全球人類健康與生存構成嚴峻威脅,更衝擊原本被視爲理所當然的各種日常運行。而當代人類能否超越種族與意識形態等各種分歧,攜手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此一重大衛生事件,展現人道主義的價值與精神,儼然成爲眼前最重要的時代課題。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疫情不僅沒有如好萊塢電影經常演出的那樣—每當出現外星人進攻地球或大洪水時,總是能夠促使各國捐棄成見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或使中、美兩大強國加強防疫合作,反而因疫源追溯、防疫成效及內部政治等各種因素,進一步加劇雙方既有的對抗態勢,並如蕈狀雲般地不斷向外擴展。
近年除了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兩岸關係也因北京當局過去20年來僵化的對臺政策,錯失許多寶貴的和緩與深化契機。尤自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對岸輕視蔡英文總統釋出的善意,持續緊閉兩辦、兩會高層原本有效且必要的溝通管道,兩岸關係更從冷和平陷入冷對抗,不僅進一步惡化臺海情勢,也使雙方針對年初疫情及其衍生的小明、陸生等議題處理上,增加許多不必要的經濟、社會與政治成本,代價不可謂不小。
針對小明來臺團聚與陸生返校學習等事宜,隨着兩岸雙方各自疫情逐漸和緩可控,政府有關部門在應對疫情的相關防疫整備能量也均有所提升,加上此前經由兩岸終究完成的撤離滯鄂臺民專機成功經驗與模式等基礎上,政府早已決定逐步啓動解封開放政策,但卻有相當部分仍被以疫情或兩岸關係,或據傳遭對岸藉大通證、去「國立」等技術性因素干擾而遭排除在外,或阻於路途之上,不免令人感到遺憾。
平心而論,開放陸生來臺學習既然是政府的現行政策,如何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安全循序有效地保障陸生同其他境外生享有平等且不受歧視的返臺學習權利,不僅關乎臺灣的整體形象,也是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考驗。此外,因於兩岸合法婚姻關係的小明們,原已獲政府同意來臺依親或就學,只因返鄉過年卻遭逢疫情而受困於對岸,迄今無法與家人團聚,如何儘早圓滿解決此一問題,保障相關人等的家庭團聚權,更是彰顯臺灣政府重視人權與人道精神的重要契機。
尤其,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亞太與臺海情勢,兩岸雙方若能持續互釋善意,良性溝通,儘早共同促成小明與陸生議題的圓滿解決,不僅有助於保障當事者權益,有利於維護臺海的和平與穩定,亦不失爲改善兩岸關係的試金石與啓動鈕。(作者爲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