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黑暗的地下工廠 如今卻成了結婚聖地
在南美洲的西北部,有這樣一個地方。
它曾經是世界上最黑暗、環境最惡劣的地下工廠,如今卻成了備受哥倫比亞各族人民追捧的結婚殿堂,裡面有全球最低的餐廳、甚至還一度被坊間認爲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這個地方位於錫帕吉拉鎮,距離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49公里,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故鄉、哥倫比亞排名第一的景點:岩鹽教堂。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爲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被譽爲“二十世紀文學標杆”,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最黑暗的地下工廠
小鎮風光秀麗,馬達萊納河小鎮從這裡蜿蜒流過。幾百年來,小鎮的人們世世代代與白色的哈里特山作伴,小鎮的人們喜歡碧波流淌的馬達萊納河,因爲,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小鎮的人們更熱愛這耀眼奪目的白色大山,因爲這是他們養家餬口的財富來源。
這4座平行的鹽山曲折迂迴500公里,其豐富的鹽儲量可供人類整整食用100年。鹽礦的開採使小鎮日益昌盛、繁榮,使得錫帕吉拉小鎮聲名遠揚。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6世紀初,美洲大陸征服者的西班牙人翻山越嶺來這裡,是爲了掠奪這裡的鹽礦資源,他們驅趕印第安人下井爲他們採鹽,在皮鞭的抽打下,印第安鹽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爲他們開採鹽礦。
下井,裡邊是無邊的黑暗,長久的寂寞和恐怖的死亡在迎接你。伸頭一刀、縮頭還是一刀的印第安曠工在死生無門的情況下,唯有寄希望於神佛,祈禱唸經可以保他們平安,於是便在坑道中設立了一個聖壇。久而久之,礦井內十字架越樹越多,聖壇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一直到19世紀的90年代,當地政府出於安全考慮才關閉了這座鹽礦。
岩鹽教堂的建立
1954年,人們爲了紀念鹽礦的井下聖壇設立400週年,動用超過100名工人、前後花了4年時間,將原來的鹽礦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宏偉,可同時容納8000餘人的地下宗教場所——岩鹽教堂。
鹽礦教堂是錫帕吉拉小鎮的驕傲,也是哥倫比亞的國家級寶藏。
她以舉世無雙的英姿和視覺感受,吸引着無數國內外的遊客,同時,也向世人見證了錫帕拉基小鎮400年的苦難歷史。
鹽教堂的正門依山而建,不像一般教堂那樣有着紛繁複雜的裝飾,遠遠望去其貌不揚,入口處原是一個坑道口,飾有2個舉鎬採鹽工的銅雕。
進入拱形建築大廳後,廳內有12根高達100米的岩鹽在燈火的照射下,烘托出神秘的氣氛。
教堂裡所有你可以看到的地方都是鹽,裡面有岩石,黃金,水晶,祖母綠等寶石的原礦。廳中的聖壇也是用岩鹽鑿就,重達8噸。但不建議輕易去舔這種未經處理的原鹽,以免中毒。
當你在鹽壁上找到刻著“INRI”四個英文字的地方,那麼說明,你找到了耶穌苦路14站的起點︰被判死刑處。
這一條200米長的通道設計成耶穌被針十字架前所途經的14個受難點,每處都設有一座小禮拜堂,裡頭有以鹽石打磨而成的十字架,也有供人下跪祈禱的臺階。
鹽礦內的十字架造型大小各異,周圍立有天使、祭壇等浮雕裝飾,並且每一個旁邊都配有聖經中的名句加以解釋。五彩斑斕的燈光照射亮度控制得恰到好處,不僅沒有破壞教堂整體的莊嚴肅穆,反而增添了一絲夢幻迷離的氣息。
教堂三層
教堂總共分爲三層:從地表通過隧道進入,首先會經過十多個用鹽雕刻成的十字架,它們分別代表了十字的不同歷史階段。
然後會有3條不同的臺階,同時通向第二層。這3條臺階的長度和級數各不相同,宗教上的說法是,罪孽越重的人,需要走得臺階越長。
在第二層就可以遠遠看到主教堂的全景以及高達16米的十字架,該十字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下十字架。
最後一層也就是主教堂所在的大廳,每個星期天,這兒都會擠滿慕名而來朝拜的人們。位於地下190米深處的主教堂,空間大小約有25萬頓鹽的容量,可以容納8000餘人!
教堂裡,還有巨大的“天幕”燈光秀!每場在10分鐘左右。隨着音樂的起伏,“天幕”裡出現一幅幅充滿動感的畫面,從國旗、足球,到咖啡和綠寶石,再到普通兒童的笑臉,哥倫比亞國家文化的精髓都濃縮在了這五光十色之中。
幾十米高的鹽“瀑布”,奇特壯觀!當然啦,教堂還可以做彌撒,婚禮等各種用途,不過在這裡結一次婚,費用可不低喲~
買寶石+看3D電影
走出夢幻般的主教堂,有一條長長的走廊,兩側全是商店,主要出售用鹽礦石製作的紀念品。
據說這裡還賣著名的哥倫比亞綠寶石,人稱祖母綠,價格相比中國和香港便宜很多。
教堂裡還有一個電影院,這裡只循環播放一部時長僅20分鐘的3D電影《Guasá》。
影片主要講述鹽礦的形成和開鑿方法,以及礦工如何以人手建造出這座美麗的地下鹽教堂,去的話別忘記打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