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大戰 中小企業該轉型嗎?孫明德:要看個別需求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爲,臺灣中小企業國際評比其實相當優良。(圖/記者林昱均攝)記者林昱均/臺北報導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受經濟全球化影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經營不易。對此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對此評論:「現在是大企業貿易時代,過去一卡皮箱致富的時代已過去。」不過孫明德認爲,臺灣中小企業在國際評比是相當優良,有些不一定要走轉型升級路線,也可在海外成立生產輸出基地、或是挾帶其整合上中下游供應鏈經驗拓展海外市場

立院預算中心「2018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評估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出口額佔企業總出口額比率,從1997年的26.42%下滑至2016年15.04%,中小企業出口值佔中小企業銷售值,也從1997年的18.22%下降至2016年12.10%,預算中心認爲,其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能力逐漸衰退。

資料也顯示,中小企業家數佔總企業家數98%;中小企業就業人數881萬,佔總就業人數78%;銷售金額11.8兆新臺幣,佔臺灣總銷售額30.7%;出口金額1.42兆新臺幣,佔臺灣出口15%。

孫明德指出,自己曾在臺經院出版的《中堅實力2:臺灣中小企業的峰迴路轉開拓之道》做出評論,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相比,好比全盤殘局,中小企業缺兵少將,照規則走是打不贏大企業的,他建議中小企業要走不尋常的路,除了多瞭解產業趨勢以做轉型準備,「也可直接轉向大陸市場,或尋找大陸合作伙伴,多半都有成效。」

在是否須轉型的關鍵,孫明德提出4大類型解釋,若是因爲外部環境變遷、需求產生變化,中小企業必須因此轉型的方式,稱爲「新趨勢」;若是因產業鏈環境改變所衍生的需求,則稱爲「新需求」;若是由環境、產業鏈轉變,導致供給與過去大不相同,此爲「新競爭」;至於企業轉型若緣起於企業經營者的新想法,就稱爲「新理念」。

孫明德認爲,企業若要做轉型這一塊,須先了解其產業趨勢變化,若有轉型必要,就要化被動爲主動。至於轉型的策略,他也建議,可參考其他企業在技術、產品製程上的延伸方式。孫明德也表示,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常採用核心技術延伸,B2C(Business to Customer)較多選擇創新加值。

另外,在拓展海外夥伴或市場部分,孫明德也以臺灣福昌嘉一香食品2大企業爲例,前者是前進中國大陸市場、成立海外生產輸出基地;後者是整合上中下游供應鏈後,複製經驗至中國大陸。如今前者藉由產品多元化前進東南亞市場;後者則是重登日本市場,並跨足生技產業。

至於各中小企業到底該選擇轉型還是拓展海外?孫明德認爲,不同轉型或海外策略各有資源需求及缺口,可尋求官方協助或企業專業機構合作,以解決中小企業除了5缺外的其他缺口,例如資金或是營運人才等。▼中小企業該選擇轉型還是拓展海外,恐怕還是得看各企業轉型或海外策略的資源需求及缺口。(圖/記者楊熾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