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勞工 蔡英文提「無薪假勞工短工津貼」

本報訊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英文8日在前勞委會顧問劉進興陪同下,召開「搶救勞工─保障就業安全」記者會發表勞工政策,提出「首度求職青年失業津貼」、「提高失業給付的實際領取率」、「無薪假勞工短工津貼」、以及「政府不得僱用派遣勞工」四項主張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各位媒體朋友

我在「十年政綱」中的「勞工新政」中,我們提出以就業爲導向經濟戰略,主張以在地經濟來彌補全球經濟的不足,強調創造就業機會,提高薪資所得,保障勞工的權益。這些主張,我們獲得很多回響和建議。大家特別關心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失業,也就是有意願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第二是無薪假,雖然有工作但被迫無薪休假;第三是非典型就業,雖然有工作但是工作沒有保障。這些都是勞工朋友心中的痛。而更嚴重的是,眼前歐債的危機,即將對臺灣帶來嚴酷的考驗。我們已經看到失業率上升、景氣燈號和股市指數的下滑、外銷訂單勞動市場的萎縮,這些警訊同時出現,讓我們感到很我們明年勞工的處境將會是更加的困難。

在經濟動盪的時代,我們不但要協助失業者,也要防止就業者薪水下滑,或者權益受損。因此我們今天更具體地提出四項主張:

第一、首度求職青年的「失業津貼」;第二、提高失業給付的實際領取率;第三、無薪假勞工的「短工津貼」;第四、我們要很清楚地表達政府不得僱用派遣勞工。

我簡單說明這四項主張。

第一項,是發放首度求職青年的「失業津貼」。

失業者當中,大概有兩成一、大概是10萬4千人左右,是首度的求職者。他們因爲沒有參加過就業保險無法獲得失業給付或其他的補助,生活必須依靠家庭的支持。政府有責任協助他們,在找到工作前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許多先進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英國等都有類似的措施

因此我主張,年齡在29歲以下、第一次找工作的青年,尋職超過半年者,由政府發給失業津貼。津貼是按照上一年度失業給付的平均金額減半發放,發放的時間最長六個月。

第二項,是提高失業給付的實際領取率。

有很多的失業者領取不到失業給付。2010年的失業給付的領取率只有7.15%,遠低於韓國的12%,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許多定期契約勞工,因爲僱主違法不替他們投保,或是由於工作不穩定,投保年資無法累積到6個月,以致不能領取失業給付。

第二、就業保險法的失業認定標準太嚴格,即使正職勞工失業,也很可能領不到失業給付。

因此我主張,

第一、 針對僱用定期契約勞工較多的行業,應該嚴格執行勞動檢查,要求僱主確實爲勞工投保。

第二、 檢討就業保險法,讓失業認定合理化。使失業給付領取率更貼近實際的失業狀態。

第三項,是發放無薪假勞工的「短工津貼」。

這幾年來,部分企業以景氣不好、預期獲利不佳爲理由,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等於是變相減薪。即使形式上經過勞工同意,但因爲勞資地位不對等,勞工幾乎沒有說「不」的權力。

我認爲,一般景氣風險應該由企業承擔,不應該有無薪假。但經濟危機的時候,如因企業必須縮短工時,我們要求必須得到勞工同意,也必須經過政府的認定。政府也有責任,提供勞工短期經濟協助,以避免勞工陷入困境,並減輕企業週轉壓力,我們也必須有相當的措施。那麼我們的基本想法是這樣,對於員工薪資短缺部分,企業對此仍負有償還的義務,因此在申請覈准放無薪假的時候,必須檢附償還的財務計劃

因此我主張,在經濟危機中,企業因虧損,必須縮短工時的時候,僱主需完成勞資協商、並經過政府覈准纔可以實施。政府則應以就業保險基金爲財源,給付勞工「短工津貼」;而短工津貼是由政府「代墊工資」,僱主仍有償還的義務。

第四項、政府不得僱用派遣勞工。

派遣工作者,從2007年的7萬6千人,暴增到2010年的35萬3千人。其中政府部門是最大的僱主,最保守估計超過1萬5千人。這些非典型勞工的工作不穩定、同工不同酬,甚至於勞動條件惡劣,是工作貧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要修改勞基法,讓派遣勞工的待遇在一定條件下能和正職勞工平等,適用的行業也要限縮。政府部門更應該帶頭落實,不再使用派遣勞工,這是我上任以後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主張;

第一、 各級政府機關與國公營事業應禁止使用派遣勞工,也應禁止「假承攬、真派遣」的自然人承攬勞工。但應該保障現任的派遣勞工的權益,逐步調整爲約聘人員

第二、 應該要修訂勞基法,制定「派遣勞工保護專章」,讓民間企業的派遣勞工在一定的條件之下,與正職人員有同工同酬。

我們提出這四項主張,一方面是爲因應景氣變化預作準備,另外一方面,也是對現行勞工權益保障的檢討。

面對未來景氣變化的挑戰,馬政府只是用「黃金十年」這個口號來麻痹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安撫人民心中對未來的憂慮,也給人一種政府在逃避現實的感覺。

我們認爲,勞工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會面對一波劇烈的景氣動盪,國家有責任做好「固本」的工作。不只要維持企業的競爭力,更要把勞工照顧好,在難關中保留元氣,才能在景氣上揚時,勞資一起共同打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