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指數將刪除中國公司 外交部做出兩點回應
【納斯達克指數將刪除中國公司,外交部做出兩點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說,納斯達克上週五稱,美國政府限制購買一些中國企業的股票後,納斯達克將刪除其指數中的這些中國公司。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對此做出兩點回應。第一,現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正日益提升,國際投資者配置中國公司的股票日趨便利,個別企業不在一些國際指數之內,並不妨礙國際投資者通過其它多種方式投資於這些企業,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第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無端打壓中國企業,有關行徑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必將損害各國投資者的利益,也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和自身的形象。中方敦促美國政府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停止濫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爲。中國政府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在11月美國頒佈行政令禁止美國公司及機構等購買部分中國證券後,近期標普道瓊斯、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宣佈從其指數產品中剔除部分相關中資企業股票。
在被剔除出指數後,追隨指數的被動基金也將隨之拋售這些中資公司股票,這將使得相關公司受到外資賣出的影響。不過,分析師指出,外資在A股持股比例仍較小,實際影響有限。
多家指數公司被迫剔除中資企業
11月份,美國頒佈一項行政令阻止美國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買賣數十家中國公司的股票,這些中國公司被美國國防部認定“得到中國軍方支持”。對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0日表示堅決反對,稱這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事例,此舉最終會證明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受此影響,美東時間本週三(12月9日),美國標普道瓊斯宣佈,從12月21日起將把10家中國企業移出其股票指數,這10家公司爲中國中車、中國交建、中國化學、中國核建、中國鐵建、中國建築、中國衛星、中科曙光、海康威視、中芯國際。截至週四收盤,這10家公司總市值爲2041億美元。標普道瓊斯指數還決定,自明年1月1日起將把18家中國企業的相關債券移出其固定收益指數。
截至11月底的數據顯示,標普公司最大的指數產品標普全球指數中共包括逾1.25萬家成分股公司,其中包含2009家中國公司(含港股和美股),佔總數的5.1%。
美東時間上週五(12月4日),英國指數提供商富時羅素也宣佈,將從旗下某些指數產品中移出8家中資公司的股票。這八家公司分別爲海康威視、中國鐵建、中國衛星、中國交建、中國核建、中國中車、中科曙光和中國化學。截至12月4日收盤,這8家中國公司的總市值約爲1431億美元。
上個月,摩根大通曾宣佈,正採取初步措施處理其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中受美方制裁的中國企業發行的總值超過410億美元的美元債和歐元債。截至11月30日,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債券在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JPMorgan Asia Credit Index)中佔有逾50%的份額。
MSCI和納斯達克也正在評估是否將指定公司從其指數中刪除,並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宣佈。中國股票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佔據5.16%的權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公司。該指數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的旗艦指數,涵蓋2990家全球大中型企業,總市值爲56萬億美元。
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上市交易基金(ETF)和共同基金研究部負責人Todd Rosenbluth評價稱,到目前爲止,由於受到限制的大型中國公司數量有限,這種移除對大多數美國投資者的影響似乎有限。
以標普指數爲例,其A股成份股公司目前市值約2萬億美元,上述被移出指數的八家公司總市值佔1/10左右。據招商證券此前測算,去年9月標普指數納入1099家成份股時,被動型基金因此流入A股的資金量預計爲11億美元。若不考慮全球及A股市場這一年來漲跌影響,標普指數移除這八家公司,全球被動型指數基金因此自A股撤資規模也就1億美元左右的量級。
根據ETFdb數據顯示,目前在美上市的追蹤中國企業的指數ETF總規模近200億美元,其中MSCI中國ETF資金規模最大,達64.6億美元。標普中國BMI指數ETF規模爲17.49億美元,富時中國指數ETF(FLCH)規模爲1.01億美元。由此可見,標普中國BMI基金和富時中國指數ETF的規模相對較小,如果移除公司市值佔納入成份股的1/10左右,那麼這兩隻基金因成份股調整而調倉的規模也就1-2億美元。
由於指數型基金的投資組合調整基本跟隨指數,因此可以預見,12月21日生效前一個交易日(即12月18日)收盤前,被動型基金在這些被移除個股的調倉動作纔會體現,或會對股價形成脈衝性擾動。
主動型基金是否會跟隨拋售?
在指數剔除個股後,追隨指數的被動型基金自然也會不得不跟隨賣出。不過,對於主動型基金是否會跟隨拋售,分析師觀點不一。
三菱日聯國際資產管理公司駐東京首席基金經理Kiyoshi Ishigane認爲:“一旦被動型基金開始拋售,主動型基金也可能傾向於拋售。這些變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生效,因此投資者可以逐步減持,但最終效果是一樣的。”
不過,也有分析師持相反觀點。
野村證券亞太區股票研究聯席主管麥卡弗蒂(JIM MCCAFFERTY)則表示:“我認爲主動型基金,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不會追隨拋售,因爲剔除中國公司這一舉動是非常政治化的。基本面分析師會更側重於從公司收入增長、盈利增長和前景方面來進行投資。”
實際上,儘管美國政府採取行政手段阻礙,但仍無法阻擋外資投資中資企業的熱情。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達到305.28億元,遠遠高於全年月平均水平。11月北上資金單月累計增持達到579.3億元,創下年內單月淨流入新高。
豐盛融資資產管理總監Alex Wong表示,儘管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可能遭受資金外流的困擾,但“其他中國公司,尤其是專注於國內業務的中國公司,政治風險較低。”
從近期盤面看,影響有限
在被剔除出指數後,相關中資公司將面臨外資流出的利空影響。從股價表現來看,本週部分相關公司股價出現小幅下跌,但總體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從周線上看,被剔除出指數名單上的相關公司多數股價波動相對有限,僅中國化學A股(本週下跌超6%)、中國核建A股(本週下跌8.18%)和中科曙光(本週下跌近10%)跌幅較大。中芯國際股價不跌反漲,本週在A股上漲超5%,港股上漲超9%。
可作比較的是,本週A股標杆指數——上證指數目前累計跌幅近3%。
在週三被標普道瓊斯列入剔除名單後,海康威視週四收漲2.95%;中芯國際週四A股收漲1.08%,港股收盤微漲0.2%;中國化學週四收跌1.33%;中科曙光跌1.33%;其他股票漲跌幅均在1%以內。
“儘管外資對A股的持股比例在上升,但仍相對較小,總計只佔4-5%。”瑞銀資產管理公司駐上海的資產配置主管Max Luo表示,“我們正密切關注這些事態發展,但我們認爲這些事件不會在中國市場引發重大擔憂或恐慌。”
納指將刪除中國公司 外交部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