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年輕人,誰害你失業?

何志偉

四月底的《經濟學人》以「失業世代」(Generation jobless)爲題討論全球失業問題,迫使全世界面對這存在已久卻沒人關心的問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佈開發中國家約有2,600萬青年失業;ILO(國際勞工組織)則統計約有7,500失業青年存在。這些數字都太遙遠了,臺灣呢?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今年平均青年失業率已經來到13.19%,而平均青年失業人口突破10萬人。

▼雖然我國失業率創五年來新低,但仍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青年失業問題真的非常嚴重,歐元區平均青年失業超過12%(臺灣沒有歐債危機,但青年失業率卻超過歐洲),尤其西班牙希臘更超過50%!這意味什麼?這些年輕人畢業之際,在課堂上一望,有一半同學畢業就失業!因此,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3日)說:解決青年失業是歐洲目前最迫切的問題,呼籲歐元區效法德國重視技術與技匠人才,學院與學徒制並重。此外,她將與歐盟理事會共同計劃兩年撥出60億歐元作爲增加青年就業對策

事實上,梅克爾所說的青年政策,就是經濟、勞工與社會福利等政策。針對梅克爾指出的青年失業問題,馬政府遲遲沒有作爲,直到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提出產學大小聯盟以縮短產學差距。朱主委的確是經濟專家,以政府的力量媒合勞動市場,但這隻解決一半的問題,另一半的技職人才市場失靈始終沒得到重視。當然那是經濟部教育部的問題,只是這兩個部會做了什麼?自101年以來,大專院校教育程度的失業率已經超越教育程度爲高中職或國中小的失業率。臺灣社會依舊充斥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這也造就了書念越高,失業率越高的畸形現象。這種情況ILO也早就提出警訊過度教育」恐對未來的社會造成不穩定風險

嚴重的勞動市場失衡,不僅僅是勞動需求者與政府的問題,勞動供給者也要自省失業問題在哪裡?爲何不願意接受市場上的薪資待遇?是自己的怠惰或是資方與政府的剝削?筆者日前至泰國參加CALD(Council of Asian Liberals and Democrats)與IFLRY(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eral Youth)聯合舉辦的青年論壇,德國代表指出德國有很多工作機會,但德國年輕人卻不願意工作,寧可家當「啃老族」。任何經濟問題都不是隻有單方面責任,往往都是需求、供給及政府三方的共同失能。

作者何志偉,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現任民進黨中常委、臺北市議員。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