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好事,爲什麼有人會覺得“我不配”?

“想不明白安陵容到底在擰巴啥。”最近,《甄嬛傳》愛好者們開始熱議起了劇中安陵容和浣碧這兩個角色,“安陵容小地方出身,還能入選,自己會唱歌會調香會冰嬉會刺繡,能力超強,她到底爲啥擰巴成這樣?人家浣碧是個丫鬟,還是私生女,喜歡果郡王不覺得自己高攀不起,也沒見她這麼擰巴啊。”有位網友評論回覆道:“因爲安陵容是低配得感人,浣碧是高配得感人,同是低‘配得感’人,太懂安陵容的擰巴了。”

啥是配得感,爲什麼配得感還有高低之分,低配得感的人就會像安陵容一樣總跟自己擰巴過不去嗎?

“我值得這麼好的嗎?”

所謂“配得感”也就是一個人相信自己“應該”得到什麼的信念,這種信念會在方方面面影響着我們的心理體驗和行爲方式。在圍繞着低配得感討論的帖子中,網友們分享了不少因自己低配得感而受挫折的故事。

網友“小貓”爲了重啓人生、開拓視野下定決心辭職出國留學,然而,留學簽證順利到手,就等着上飛機奔赴海外開啓新生活,“小貓”卻陷入了恐慌當中,“我滿腦子都在想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去留學,辭職到底對不對,我真的值得花這麼多錢去外面見見世面嗎?”對於自己心裡壓不住的消極想法,“小貓”分析認爲這是因爲自己的“低配得感”在作祟,“我這麼努力,還是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是不是配不上擁有這一切。”

嚴重的低配得感對日常生活也會產生影響,網友“土豆”想要買一件昂貴的衣服,但遲遲下不了決定購買,“反反覆覆問自己兩千塊買衣服真的值得嗎?”被低配得感困擾着的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以悲觀的視角去看待事情,經過了一番努力最終順利拿下的項目不會感到自豪開心,而是覺得心虛,認爲這不過是一次僥倖;準備了很久的重要考試臨了卻生起放棄的念頭,因爲認爲自己一定不會通過;別人誇讚了自己卻會下意識地認爲對方太過誇張,自己沒對方說得那麼好……

不僅普通人會被低配得感困住,一些在我們看來已經非常成功的人也存在這個問題,在綜藝《毛雪汪》中,李雪琴表示自己對包括工作在內的一切事情、關係都沒有安全感,隨時準備好失去,另一位節目嘉賓楊天真就指出李雪琴存在配得感不夠的問題,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這是讓她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魯豫的一段訪談中,賈玲也談到了自己曾經存在的低配得感問題,賈玲談到,她發現有好多人包括她自己常覺得自己的才華配不上現在的成果,“然後我開始樹立自己的自信,以前大家誇我我都會說:哪有啊,我都是幸運;現在大家誇我,我會接受。”

高配得感成年輕人情緒解藥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低配得感對自己造成的困擾,那些擁有高配得感的人就被推到了臺前,成爲了低配得感人羨慕學習的對象。今年奧運期間,很多年輕運動員在採訪中充分展現出的肯定自我、絕不精神內耗的表現就讓不少網友表示了羨慕。在潘展樂獲得金牌後,他能自信地表示這是自己訓練努力的成果,面對外人的質疑他毫不在意,只專注於自己取得的成績,在賽前即便不被看好也不會陷入自我懷疑,而是告訴自己要默默努力就行,他的心態獲得大家的點贊。

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具有高配得感的發言獲得了大家的誇讚。這些人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渴望,具有非常強大的內心驅動力。當低配得感的人還在擰巴自己是不是能這樣做,自己值不值得接受這些東西的時候,高配得感的人已經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奮勇向前衝了。

“這裡談到的‘配得感’似乎與一個人的付出所得到相應的價值有關。”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低配得感”的人無論怎樣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喜歡否定自己,認爲自己不配擁有得到的榮譽、成果以及很美好的事物;而“高配得感”的人通常都很自信,有值得擁有美好事物的想法。“同樣一件事,關注的角度不同,前者喜歡把不足歸因到自身方面,而後者喜歡把好的歸因到自身方面,給自己增能。這些心理是與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認知有關,即自我評價。”

張燕表示,追求完美型人格通常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喜歡挑剔自己,過度要求自己,有強迫自己各方面都優秀的心理,即使有時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還是缺乏自信。從成長的經歷來看,這些人在小時候接受的家庭教育裡往往缺乏鼓勵和肯定,家長希望孩子是完美的,總是喜歡提醒孩子存在的缺點。從積極面分析,正是由於這種追求完美的強迫心態,才促成了他們自身不斷努力進步,成就自己成爲一個行業內的佼佼者。但凡事都需要有尺度,如果這種強迫完美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結果也是很讓人擔憂的。“在我接觸的個案中,那些因爲工作、生活極度焦慮的人,在沉重的自我壓力狀態下,通常忽視自身的狀態,不僅喜歡精神內耗,還影響了身體健康。”

同樣一件事,有些人善於發現積極面,有些人習慣性看見消極面。“其實每件事的發生,無論是好是壞,有智慧的人都會在每件事中尋找資源幫助自己成長。”

如何告訴自己“我值得”

爲了讓自己也能擁有高配得感,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不少五花八門的“獲取高配得感的秘方”,其中有一些看着還挺靠譜,有一些就不怎麼着調了。要如何幫助一個人擁有一個合理的“配得感”呢?張燕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要做到內心自我肯定、自信,首先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揮自身優勢,避免內耗,忽視無法改變的缺點。對於自我要求過高的人做到“差不多”盡力就好。我們要更愛惜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將自己的優點變得更強,那些小缺點就微不足道了。

其次,客觀地評價自己。當他人否定自己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先自我否定,而是要冷靜思考。我們需要多接觸內心陽光、正能量的人,這些人不僅能夠看見他自身的優勢,擁有自信,同樣也善於發現他人的美,給他人增能,我們喜歡和這樣的人多呆在一起,內心愉悅,每次見面就像充電一樣。對方就如同自己的一面鏡子,能夠照見自己的美麗。“堅定自己,積極面對一切事物,多做有益、快樂的事,多接觸內心陽光的人,你值得擁有美好。”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