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離重返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伊朗國際原子能機構達成延長監測活動協議的第二天,伊朗核問題第五輪談判5月2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啓動。第一天的會談之後,美伊雙方談判代表均表示“談判氣氛積極”,伊朗首席談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齊甚至透露,希望能在未來幾天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美伊是否真的正在接近達成協議的談判終點?有分析人士指出,鑑於伊朗將於6月18日舉行新一屆總統大選,美國拜登政府若想搶在伊朗保守強硬派捲土重來之前重返伊核協議、阻止伊朗“去美元化”,那麼留給美國的時間和空間都已不多了。

第五輪談判可能是最後一輪

“在維也納舉行會談的目的,是促使美國返回伊核協議,並確保各方充分和有效執行該協議。”當地時間5月25日,歐盟談判代表團發言人艾倫·馬頓在結束第一天談判後向媒體表示,伊核協議第五輪談判的目的是爲達成協議找到共識。

美伊間接談判始於4月初的奧地利維也納,由歐盟及2015年伊核協議其餘簽署方共同進行調解。談判核心仍集中在兩個焦點上:伊朗承諾採取步驟限制核計劃;美國、歐洲和聯合國解除對伊制裁

對於第五輪談判的前景,美伊雙方5月25日均釋放了較積極的信號。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說,美國在維也納與伊朗進行第五輪間接談判,表明外交努力取得了進展。伊朗首席談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齊也表示,前四輪維也納談判取得了相對進展,希望能在未來幾天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爲進一步創造談判氣氛,伊朗近期主動釋放善意。目前伊朗有18個核設施和其他9個地點處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監督之下,但監測核活動協議已於5月23日到期。就在外界擔心此事生變之際,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特使5月24日表示,伊朗已通知該機構決定將監督協議延長一個月至6月2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24日對伊方決定表示了歡迎。

不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25日提醒說:“延長協議是一個不會永遠存在的機會,美國應該抓住這一機會。”一位匿名伊朗高級官員也向路透社表示,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同意延長監督協議時限,是希望美國取消對伊制裁,“這是最好的積極時機”。

同樣對談判前景感到樂觀的還有俄羅斯中東地區國家。中東地區一位外交官25日向路透社透露,有參與核談判的西方官員稱,“本週將在維也納宣佈一項協議,闡明伊朗和美國爲取得進展所作的承諾”。 俄羅斯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25日也說,與伊朗的第五輪談判可能是最後一輪。

談判形勢與伊朗大選密切相關

美伊雙方之所以對維也納第五輪談判都寄予厚望,與伊朗將於6月18日舉行的第十三屆總統大選密切相關。

2013年,以溫和務實著稱的魯哈尼獲改革派支持上臺,之後他致力於與國際社會對話,改善伊朗與美歐的關係,並在2015年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歷史性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這也助他在2017年成功連任總統。但美國特朗普政府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和追加對伊朗制裁,以魯哈尼爲代表的伊朗溫和改革派受到了國內強硬保守派猛烈攻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伊核協議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今年拜登新政府上臺後,美方雖多次表示有意重返伊核協議,但卻遲遲不願在解除對伊制裁上鬆口,美伊深陷“伊朗先恢復履約還是美國先解除制裁”的僵局之中。因而,正在進行的美伊談判進程,對伊朗今年大選走向、對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議之路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5月26日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從伊朗內政部公佈的7人候選名單看,溫和派候選人全軍覆沒,入圍的7人分屬於保守派或強硬派,區別在於萊西的保守程度更大,伊斯蘭革命衛隊出身的幾位候選人強硬程度更強一些。雖然不排除有溫和派候選人補錄進候選人名單的可能性,但王晉認爲,伊朗溫和派參與今年大選的機會已非常小。

保守派在伊朗大選中似乎勢不可擋。但王晉分析說,保守派上臺也不意味着伊朗就會與美國徹底撕破臉、與美國完全對立,只是他們的對美立場會更趨強硬,談判對話難度較溫和派可能會上升。當然,保守派上臺後如何施政,首先還是會受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節制,以及視具體情況而論,並不是說他們一定會保守強硬到底,一味反美。

來自以色列阻力不可小覷

除了要與伊朗保守派搶時間,拜登政府要想爭取伊核談判取得積極突破,還必須破解來自以色列的阻力。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5月24日表示,不管有沒有伊核協議,以色列都將竭力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此前他也曾告訴拜登,美以需要做的就是“擊垮試圖威懾美以的對手”,美國不需要通過任何形式去遵守伊核協議。內塔尼亞胡甚至威脅說,如果美國執意重返伊核協議,以色列會單獨行動,轟炸伊朗核設施也不是沒可能。

此前,在美伊談判的多個可能取得關鍵成果的時間節點,以色列曾接連轟炸伊朗核設施、貨船油輪。5月7日,美伊在維也納啓動第四輪談判,並傳出美國即將“解除對伊制裁具體方案”的消息後,以色列在5月10日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發起軍事行動,目標直指受伊朗支持的哈馬斯,此舉敲打白宮、阻止美伊和解的意味確定無疑。

有分析稱,在巴以衝突剛平息之際,美國國務卿林肯5月24日迅速到訪以色列,表面是爲巴以問題斡旋,實際上可能是爲穩住以色列,儘可能消除“美伊和解”來自以色列方面的阻力。

本報北京5月26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5月27日 09 版)